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CO2通入到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生成沉淀的是


  1. A.
    饱和氯化钠溶液
  2. B.
    石灰水
  3. C.
    饱和碳酸钠溶液
  4. D.
    硅酸钠溶液
A
A项中,因为弱酸不能和强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钠溶液中不反应;B项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可以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C项中,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而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却比碳酸钠大,因此必然有固体碳酸氢钠析出;D项中,因为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硅酸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湘潭一模)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CBECF
ACBECF
 (填装置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AB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间的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
关闭
关闭
,活塞b应
打开
打开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
k、m
k、m
(填仪器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还原
还原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和F、A和E分别同主族;E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结构式为
O═C═O
O═C═O

(2)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3)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写出它们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
H++HSO3-═SO2↑+H2O
H++HSO3-═SO2↑+H2O
;由B、D、E组成的盐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32-+H2OHCO3-+OH-
CO32-+H2OHCO3-+OH-

(4)C2A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则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O2+2H2O+4e-═4OH-
O2+2H2O+4e-═4OH-

(5)已知:2CD2(g)  C2D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CD2和C2D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bd
bd
点.
②25min时,增加了
NO2
NO2
(填物质的化学式)
0.8
0.8
mol.
③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
cdba
cdba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闵行区二模)工业上由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各漂粉精,其化学式可以用xCa(ClO)2?yCaCl2?zCa(OH)2(x、y、z为简单整数)来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漂粉精进行定性、定量探究如下:
(1)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Cl2
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生成黄绿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
(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
(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②将生成的黄绿色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并收集到无色气体.推测过程①中生成气体除Cl2外,还可能含有
HCl
HCl
O2
O2
(填化学式),写出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OH)2[已知电离常数:Ki1(H2CO3)>Ki(HClO)>Ki2(H2CO3)]
①将少量漂粉精溶于水后,测定其pH值为12.3.采用的测定方法可能是
c
c
(选填答案编号).
a.使用广泛pH试纸    b.使用精密pH试纸
c.使用pH计          d.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②下列探究步骤的设计中,对证明该结论无意义的是
a
a
(选填答案编号).
a.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测定溶液的pH值变化
b.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c.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亚硫酸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测定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ClO-+2I-+2H+→Cl-+I2+H2O;I2+2S2O32-→2I-+S4O62-
【实验步骤】
i.称取7.740g漂粉精固体,溶解,配成250mL溶液;
ii.量取该溶液5.00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并加入指示剂;
iii.用0.1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始末读数;
iv.重复ii、iii操作,记录始末读数.
(3)该实验中要使用的定量仪器除电子天平外还有
滴定管、250mL容量瓶
滴定管、250mL容量瓶
(写名称).
(4)步骤ii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淀粉
淀粉
(写名称),当观察到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时,达到滴定终点.
(5)实验数据如下:
若理论上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27.00mL,则相对误差为
-0.173%
-0.173%
(保留3位有效数字).
(6)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62.4%
62.4%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编号 1 2 3
消耗Na2S2O3体积/mL 26.90 27.00 26.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lO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1)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i值与酸性的相对强弱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lO + H2O + CO→ 2HClO + CO32

B.2HCOOH + CO2 → 2HCOO + H2O + CO2

C.H2SO3 + 2HCOO → 2HCOOH + SO32

D.Cl2 + H2O+2CO32 → 2HCO3 + Cl + ClO

(3)常温下,pH=3的H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亚硒酸(H2SeO3)也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有较强的氧化性。

(4)往亚硒酸溶液中不断通入SO2 会产生红褐色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将亚硒酸与30%的H2O2加热可制得硒酸(H2SeO4),反应方程式如下:

H2SeO3 + H2O2 → H2SeO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O 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H2S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性:H2SeO3>H2SeO4

碲酸(H6TeO6)是一种很弱的酸,,但它的氧化性比硫酸还要强。在酸性介质中,碲酸可将HI氧化成I2,方程式如下:

    HI+    H6TeO6    TeO2+    Te+    I2+    H2O

(6)若反应中生成的TeO2与T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试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 4.1 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NH3和CO2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相关的化学反应有: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CO2↑+H2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提出下列三种制备NaHCO3的实验方案。

方案1:分别将CO2和NH3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2:将CO2通入到含NH3的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3:将NH3通入到含CO2的饱和食盐水中。

(1)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2较合理,请说明方案3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方案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装置图:

步骤1:配制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氨水(体积比1∶1),再加入8 g食盐,塞紧橡皮塞,振荡几分钟,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

步骤2:制备NaHCO3。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各仪器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制备NaHCO3。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在30~35 ℃(大于35 ℃时NH4HCO3会分解)和CO2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宜)。反应结束后,把锥形瓶浸入冷水中,使较多的晶体析出,过滤、洗涤。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控制反应温度在30~35 ℃,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步骤2中所得晶体是NaHCO3而不是NaCl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