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同学探究了三价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一些反应:
I、甲组同学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绿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同学们经过测定、查阅资料得出了以下结论: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υ=k[I-]m[Fe3+]n(k为常数)
[I-](mol·L-1) | [Fe3+ ]( mol·L-1) | υmol·L-1·s-1) | |
(1) | 0.20 | 0.80 | 0.032k |
(2) | 0.60 | 0.40 | 0.144k |
(3) | 0.80 | 0.20 | 0.128k |
通过所给数据计算得知:
(1)在υ=k[I-]m[Fe3+]n中,m、n的值为m=_________,n=_________。
(2)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铁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填:小于、大于、等于)。
II、乙组同学将硫氰化钾溶液滴入至氯化铁溶液中,得到了红色液体。
(1)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粉末少量,颜色将 (填“变深”、“变浅”、“无明显现象”)。
(2)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粉末少量,颜色将 (填“变深”、“变浅”、“无明显现象”)。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答案】
I、2I-+2Fe3+ = 2Fe2++I2;
(1)2;1;(2)大于;
II、(1)变深;
(2)无明显现象;Fe3++3SCN- Fe(SCN)3;
【解析】
试题分析:I、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绿色,说明氯化铁被碘化钾还原为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Fe3+ = 2Fe2++I2,故答案为:2I-+2Fe3+ = 2Fe2++I2;
(1)将表中的三组数据代入公式v=k[c(I-)]m[c(Fe3+)]n,可得:0.20m×0.80n=0.032K,0.60m×0.40n=0.144K,0.80m×0.20n=0.128K,解得:m=2,n=1,故答案为:2;1;
(2)已知m=2,n=1,故碘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铁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大于;
II、(1)溶液中存在Fe3++3SCN-Fe(SCN)3,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粉末少量,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深,故答案为:变深;
(2)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粉末少量,对Fe3++3SCN-Fe(SCN)3无影响,颜色无明显现象,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加入氯化钾对平衡Fe3++3SCN- Fe(SCN)3无影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 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 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 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图①可用于制取少量NH3或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
B. 装置②可用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 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干燥的NH3
D. 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三元轴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烷烃的正确命名是2-甲基-3-丙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C.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D. 在1L2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 A,1mol 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D(g)
(1)达到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b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则M________m;N_________n(填>、<、=、无法比较)。
(2)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为N mol·L-1的是 ,b中C的浓度为n mo1·L-1的是 。
A、6molA+2molB
B、3molA+2molC
C、2molC+1molB+1molD
D、2molC+1molD
E、1.5molC+0.5molB+1molC+0.5molD
(3)若将2mol C和2mol 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 mol·L-1,C的浓度为Y mol·L-1,则W和M,Y和N之间的关系为W_____________M,Y_____________N(填>、<、=、无法比较)。
(4)保持温度不变,若将4mol C和2mol 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 mo1·L-1,则 。
A、R=2M B、R<M
C、M<R<2M D、R>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42﹣向Zn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产生5.6L气体
⑤电流的流向是:Cu→Zn
⑥负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干燥管D的作用是 .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