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填“﹥”、“﹤”或“=”)。

 

【答案】

 

1  ④;

2Ca(OH)2 +CO2 CaCO3 +H2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3 O2CO2 先通一段时间,可以将装置内空气赶出去,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对实验造成干扰;如果氧气剩余,则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⑷﹥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双流县模拟)I.硫酸铁糖衣药片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剂.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刮除药片糖衣称得样品ag,将其研碎后迅速溶解,配制溶液.操作如图所示,操作是否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如不正确,说明原因(正确可不填写)
(2)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
NH4+、Cl-、SO42-、OH-
NH4+、Cl-、SO42-、OH-
.(写离子符号)
(3)将沉淀物灼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1g,再次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则接下来的操作
再次加热,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克为止
再次加热,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克为止
,后通过计算可得出结果.
(4)有同学认为:上述流程中若不加入氯水,其它步骤不变,仍可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实验时,将AgNO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现有黄色沉淀生成,振荡后迅速消失.大家经查阅资料后发现,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反应:AgI+I-[AgI2]-
(1)甲同学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验证,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
实验l:向浓Ⅺ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无沉淀生成.
实验2:向AgNO3溶液中滴加Ⅺ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再
继续滴加KI溶液,黄色沉淀溶解
继续滴加KI溶液,黄色沉淀溶解

(2)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结果又出现了沉淀.请解释出现沉淀的原因
加入硝酸溶液后,硝酸将碘离子氧化,使碘离子浓度减小,平衡AgI+I-?[AgI2]-逆向移动
加入硝酸溶液后,硝酸将碘离子氧化,使碘离子浓度减小,平衡AgI+I-?[AgI2]-逆向移动

(3)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氯水也可以看到沉淀,但由于溶液为黄色,分不清沉淀的颜色.大家通过查阅数据,分析认为产生的沉淀不可能是AgCl,所查阅的数据是
AgI、AgCl的溶解度
AgI、AgCl的溶解度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AgCl沉淀能溶于浓氨水.请写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氯气与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
已知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2NaCl+2H2O
 通电 
.
 
H2↑+Cl2↑+2NaOH
2NaCl+2H2O
 通电 
.
 
H2↑+Cl2↑+2NaOH

(3)乙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丁装置的作用是
进行尾气处理
进行尾气处理

(4)该兴趣小组用足量的浓盐酸与8.7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
7.15
7.15
g.但小组成员发现,实际上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6Cl2+6Ca(OH)2
  △  
.
 
 5CaCl2+Ca(ClO32+6H2O
(5)为了提高Ca(ClO)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
将丙装置置于装有冷水的容器中
将丙装置置于装有冷水的容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黑龙江大庆市三十二中高三毕业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