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               ,它的作用是                
(4)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18分)
(1)H2O2(或双氧水)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CO2气体
(4)C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有下列化学仪器:
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m L 1mol/L 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要求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3)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用以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②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         
④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欲测定KMnO4的分解率α,但加热前忘记称量KMnO4的质量。面对此情况,甲同学采用下述方法:在加热时,利用浓盐酸与KMnO4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反应产生的Cl2被碱石灰吸收,通过碱石灰增重来计算KMnO4的分解率α。(与热的浓盐酸反应时,固体混合物中的Mn元素均被还原成Mn2+

取KMnO4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mg进行实验,请从上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反应装置,其它固、液试剂自选。(其中某些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                             
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打气筒等均略去)       
(1)在反应发生前,为了消除装置内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影响,须用打气筒向装置内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请你在下表中填写完成本实验时各装置的连接次序及药品。
各装置连接次序
 
A
 
 
C
C
对应的药品
 
d:浓盐酸
e: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
碱石灰
(2)上述高锰酸钾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K2MnO4与MnO2物质的量之比是         
(3)当A装置内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k,再一次用打气筒向装置内鼓入一定量空气,其目的是       
(4)若测得碱石灰增重ng。为了计算KMnO4的分解率α,该同学采用方法如下:设原mg的固体混合物中KMnO4及M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依据实验数据mn,可列出三个含x、y、α的等式,请你写出这三个等式。(注意:等式中不用带单位)
仅含m、x、y的等式①:m                    
仅含n、x、y的等式②:n                    
仅含α、x、y的等式③:α=                   
(5)另一同学设计更为简单的方法(无须化学反应)也可测定KMnO4的分解率α。
该同学的方法是:称取一定量KMnO4受热部分分解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置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经计算,即可得出KMnO4的分解率α。该同学的“一系列实验操作”是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4分)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制备硫酸铜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由于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实验中将浓硝酸分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2所示)。

(1)图1中,A仪器的名称为        ,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改进的目的是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空气为氧化剂法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B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FeSO4或Fe2(SO43,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物质甲调节pH到3~4,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滤渣作催化剂循环使用。(已知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3.7、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案1中的B仪器名称是           
②方案2中甲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a、CaO       b、CuCO3     c、CaCO3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
将3.2g铜丝放到45 mL  1.5mol/L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mL 10%的H2O2,反应0.5h后,升温到60℃,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结晶、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6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③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④控制温度在50℃和60℃加热的原因为           ,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               
⑤上述两种氧化法中,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填“第一组”或“第二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共11分)实验室可利用乙二醇、铜或铜的化合物制备乙二醛,右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试管C中装有水,加热装置未画出试回答:

(1)两套装置中的A、B处都需加热,A处用水浴加热,B处用        加热,A处用水浴加热的主要优点是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B管处装铜粉,则通入A管的X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取C试管中的溶液滴入新制备的银氨溶液中并采用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有银镜生成,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略低于蒸馏烧瓶的只管口处
②用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
③用乙醇和5%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④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制备三溴苯酚
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⑥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A.只有①⑤⑥B.只有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只有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溴水中加入甲苯,溴水层褪色
甲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
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
立即用70℃以上的水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铝粉与氧化铁混合加热进行铝热反应。
B.将蔗糖溶于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就可实现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Cu(OH)2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
C.只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就能鉴别乙烷与乙烯
D.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操作
解释
A
将氯化铁固体溶入加有盐酸的水中配制氯化铁溶液
抑制Fe3+的水解
B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存在CO32
C
溴水中加入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
甲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D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氧化铝熔点高,兜住熔融的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