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2 + 3H2 2NH3 + Q,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

C. 降低温度,平衡混合物中NH3的浓度减小 D. 增大压强,不利于氨的合成

 

B

【解析】

试题分析: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并不一定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A错,B正确;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混合物中NH3的浓度最大,C错;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D错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与平衡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将I2溶于KI溶液中,即可得到浓度较大的碘水,原因是发生了反应:I2(aq)+I(aq)I3(aq)。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状态与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为v(A)>v(C)

CD状态时,v>v

D欲配制浓度较大的氯水,可将氯气通入氯化钾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上海市静安区第二学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铝制餐具使用广泛,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能发生铝热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上海市宝山区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所给的元素,完成下列各小题。

 

A

A

A

A

A

A

A

2

 

 

 

C

N

O

 

3

Na

 

Al

Si

 

S

Cl

 

21. 第3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22. C、N和O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                  

23. 第3周期中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24. Si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化学式是          

25. 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它的一个用途是发生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写出

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6. S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与其氧化物SO2相遇后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上海市宝山区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中的一种,醋酸溶液pH变小。所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水 B. 0.1mol/L盐酸

C. 醋酸钠晶体 D.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上海市宝山区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He B. He C. He D. 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7山东省乳山市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当温度迅速上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已知:二溴乙烷密度2.18 g·cm-3,不易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混合液体反应复杂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乙烯具有不饱和性。下列理由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选项)。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

3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之间增加图所示装置

则A中的试剂应为 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4同学经过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变化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7山东省乳山市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唯一原因

B.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

C.分子式为CH4O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D.有机物结构中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都属于烷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浙江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