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学习小组对某镁铝合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实验药品:9.0g镁铝合金,100mLamol/L稀硫酸,260mL5mol/L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①将9.0g镁铝合金与100mLamol/L稀硫酸在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至反应完毕,并收集生成的全部气体.
②向b内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260mL5mol/L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混合,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至200mL时生成的沉淀量最大.
问题讨论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9.0g镁铝合金与100amol/L稀硫酸反应时,应该过(足)量的物质是______(填“镁铝合金”或“稀硫酸”),以保证另一种物质能够完全反应无剩余.
(3)实验步骤②中,当b内混合液中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生成的沉淀量最大时,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4)实验步骤①结束后,读取量筒所呈现的数据时,需要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一是要______,二是要调整量筒液面与广口瓶液面相平,三是要使视线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相平.
(5)若标准状况下,由实验步骤①得到的气体体积为10.08L,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在“amol/L稀硫酸”中a的值为______.
(7)请在图中画出实验步骤②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NaOH)]的变化曲线.
(1)实验装置中用于硫酸和合金反应的容器是原地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实验式需要合金全部反应,所以需要稀硫酸过量,故答案为:稀硫酸;
(3)实验步骤②中,当b内混合液中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生成的沉淀量最大时发生的反应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Mg2++2OH-=Mg(OH)2↓、Al3++3OH-=Al(OH)3↓;分析反应得到产生最大量测定后的溶质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
(4)排水量气法需要注意水要冷却至室温,调整量筒液面与广口瓶液面相平,使视线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相平,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
(5)若标准状况下,由实验步骤①得到的气体体积为10.08L,依据反应计算:设镁物质的量为X,铝物质的量为Y;生成氢气物质的量=
10.08L
22.4L/mol
=0.45mol;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X X Y 1.5Y
X+1.5Y=0.45
24X+27Y=9
解方程得到:X=0.15mol;Y=0.2mol;
则镁的质量分数=
0.15mol×24g/mol
9.0g
×100%=0.4,
故答案为:0.4;
(6)f反应过程中生成最大量沉淀时,依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相当于硫酸和氢氧化钠全部反应,依据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列式:
100mLamol/L稀硫酸和200mL5mol/L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0.1×a=0.2×5,a=5,故答案为:5;
(7)硫酸物质的量=0.1L×5mol/L=05mol;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依据上述计算得到剩余硫酸=0.5mol-0.15mol-0.3mol=0.05mol,消耗氢氧化钠体积=
0.05mol×2
5mol/L
=0.02L=20ml;生成最大量测定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5mol×2+0.2mol×3=0.9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0.9mol
5mol/L
=0.18l=180ml;沉淀氢氧化铝全部溶解发生反应:Al(OH0)3+OH-=AlO2-+2H2O;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2mol,体积为40ml;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0ml+180ml+40ml=240mol;依据沉淀最大量为0.35mol;氢氧化镁沉淀为0.15mol;结合图象画法,描点画出图象为
,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硫与氧气的反应情况,装配好如图所示得装置,待内外空气压强不变时标注出水银液面的刻度(用红漆)。取下橡皮塞,在玻璃燃烧匙中加入硫粉,用酒精灯点燃迅速移入锥形瓶中并塞紧橡皮塞。硫粉安静地燃烧,水银柱推向左管。当火焰熄灭后,静置,水银柱又慢慢地回到原先标定的刻度。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水银柱推向左管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粉未燃尽时火焰就熄灭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水银柱最后又回到原先标定的刻度,可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反应方程式S + O2 ="=" SO2和上述结论又可推导出什么?(或证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单线桥表示生成氯气的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实验A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D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这一实验说明氧化性Cl2______I2(填“>”或“<”).
(4)实验C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为了探究褪色原因,这位同学又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将干燥的氯气通入双通管中,其中a为干燥的红纸条,b为湿润的红纸条.
①实验现象是:a______,b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
②该实验说明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③将氯气通入水中形成黄绿色的氯水,见光放置数天后黄绿色会褪去,同时失去漂白作用,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B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工业上利用与实验B类似的反应制备漂白粉,制漂白粉的化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第①步Cu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2)第②步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______.
(3)简述第③步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方案更合理.
(5)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含量.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
cmol/L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CuY2-+2H+.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MnCO3可用作电讯器材元件材料,还可用作瓷釉、颜料及制造锰盐的原料.实验室模拟以MnO2为原料生产MnCO3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MnCO3难溶于水和乙醇,受热易分解.
(1)实验室中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
(2)①检验水洗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②水洗结束后,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3)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300℃时,剩余固体中n(Mn):n(O)为______;图中点D对应固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加入的化学试剂①HCl②NaOH③Na2CO3④BaCl2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聚合氯化铝晶体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主要含Al2O3、Al,另有SiO2等杂质.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中副产品A是______,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溶液中pH,过小,则氯化铝水解不完全,且m值偏小,产品产量质量会降低.而pH过大,产量也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5)已知:2Al(s)+
3
2
O2(g)=Al2O3(s);△H=-akJ?mol-1
3Fe(s)+2O2(g)=Fe3O4(s);△H=-bkJ?mol-1
写出Al和Fe3O4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值用a、b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溶液作用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溶液变得浑浊:______.
②氯化铁与硫氰化钾起反应,生成红色的溶液:______.
(2)高二化学第一章《硝酸》一节中有浓硝酸、稀硝酸分别跟铜片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①实验a中试管上部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证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根据______现象可判断铜被氧化为______,综合起来可得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实验b中试管上部起先可看到______,后来可看到______.由此证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③两实验中将导管通入NaOH溶液的中是为了______.
④除了气体颜色、溶液颜色方面的差异外.两实验中还有哪些实验现象有明显差异?写出一条:______,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亚硫酸钠中有+4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烧碱溶液、氨水.
①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现象是______.
②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稀硫酸.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