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34×10-9m)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
D.“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

试题分析:由于“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34×10-9m),所以“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选项D正确,A不正确。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B不正确。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大,C不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    )
A.小于1nmB.在1-100nm间C.大于100nm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通常大于100nm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B.硫酸铜溶液C.蔗糖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质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悬浊液B.分散质是水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可完全电离成Fe3和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再加热到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 Fe(OH)3胶体
B.将一束强光透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还和胶体的知识有关
D.纳米材料粒子之间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纳米材料”(1 nm=10-9m )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束通过此分散系时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此分散系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电极做定向运动
D.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将氢氧化钠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混合后可以制备到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