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质汽水罐将逐渐被腐蚀 |
B.电子流向为铝质汽水罐→导线→扬声器→导线→木炭棒 |
C.食盐水中的Na+向木碳棒移动 |
D.木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金属a放入b(NO3)2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b2+=a2++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或b可以与水发生反应 |
B.a与b用导线连接插入稀H2SO4中,则形成原电池且b极上有H2放出 |
C.a与b用导线连接插入b(NO3)2中一定构成原电池 |
D.用惰性电极电解a(NO3)2与b(NO3)2的混合液,在阳极先析出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灰铅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两个电极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在放电时,两极发生的反应可分别表示为:
Pb+S-2e-PbSO4
PbO2+4H++S+2e-PbSO4+2H2O
充电时,两极发生的反应分别表示为:
PbSO4+2e-Pb+S
PbSO4+2H2O-2e-PbO2+4H++S
在蓄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将( )
A.不变 | B.升高 | C.降低 | D.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
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
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
C.用氢氧化铜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 )
A.X和Y与电流表连接,电子由Cu极流向Zn极 |
B.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Zn换成Fe测得电流更大 |
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 |
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质量减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不考虑U形管
中气体的溶解且a上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小试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燃料电池中参与反应的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2∶1 |
B.同等条件下,U形管a、b两端产生的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5∶1 |
C.燃料电池中消耗0.2 g H2时,U形管中阴极产生的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下) |
D.燃料电池中消耗1 mol O2时,小试管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固体电解质是具有与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相当的一类无机固体。这类固体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目前固体电解质在制造全固态电池及其他传感器、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如RbAg4I5晶体,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室温导电率达0. 27 Ω-1·cm-1。利用RbAg4I5晶体,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被分析的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得知O2的含量。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 )
A.I2+2Rb++2e-=2RbI |
B.I2+2Ag++2e-=2AgI |
C.Ag-e-=Ag+ |
D.4AlI3+3O2=2Al2O3+6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实验发现,298 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
B.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
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
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