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SO4、H2O、Cu是电解质
B.生石灰与水混合发生化学、物理变化
C.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
D.漂白粉属于混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把19.2 g Cu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至Cu完全反应。
求:(1)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CH4)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 g甲烷和1 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能够得到的是
A.CaCO3 CaO Ca(OH)2NaOH溶液
B.CuCuO CuSO4溶液Cu(NO3)2溶液
C.KMnO4O2 SO3H2SO4
D .NH3 NONO2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是因为生成的单质碘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SO42-
D.实验室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氨气的有
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B的作用是_______。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烧碱溶液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_______(填I或Ⅱ)。
I.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Ⅱ.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 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二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 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0.5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天津市五区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跟水反应
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大理石跟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一教学评估(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溶液的体积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三个装置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 ;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 (填“K1”“K2”或“K3”,下同),打开 。
(2)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的试管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 mL,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当恰好呈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18.00mL ,则装置E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5)实验前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368.50 mL,实验后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224.00 mL。则上述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中 (填“有”或“无”)NO生成,写出推导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NO B. H2 C. NH3 D.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