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 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A、AB、BC、CD、D
分析:A.生成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NaOH过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D.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解答:解:A.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达到实验密度,故A正确;
B.NaOH过量,一定生成Fe(OH)3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可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温度不同,导致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平衡改变而向吸热方向移动,能达到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侧重于物质的检验和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预期目的
A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
B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D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除去苯中的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预期目的
A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
B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D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除去苯中的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 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甲同学利用图I所示装置测量产生CO2的体积,乙同学利用图II所示装置通过干燥管的增重测量产生CO2的质量,已知所用稀硫酸均足量.
精英家教网
(l)盛放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2)试剂X为
 
;试剂Y为
 

(3)甲同学在进行实验时,为减小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填选项字母)
 

A.读数前应使整套装置冷却至室温
B.调整Z的高度使量气装置左右液面相平
C.读数时视线与Z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D.读数前应通入一定量的N2使生成的CO2全部进入量气装置
(4)按乙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的因素有(写一种)
 
,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的因素有(写一种)
 

(5)为完成相同的测定任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取m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ng固体
B.取m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ng固体
C.取mg混合物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少ng
D.将图II装置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