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下面是一种处理方法的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反应①的平衡体系中c(H+)浓度,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B.若2v (Cr2O72) ="v" (CrO42),说明反应①达平衡状态
C.反应②中还原1mol Cr2O72,需要6 mol的Fe2+
D.FeSO4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2++ 2H2O Fe(OH) 2↓+ 2H+
C

试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变橙色,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黄色,故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Cr2O72,~2Cr3~6e;Fe2~Fe3~e,还原1mol Cr2O72,需要6mol的Fe2,故C正确;亚铁离子水解程度微弱不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反应过程是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2O?Fe(OH)2+2H,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1)现有8.4克氧化铜被氢气完全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96克,其中含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将6.96克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
①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升的气体(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把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发浓缩,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得晶体20.328g。经分析,原溶液中的Cu2+有20%残留在母液中,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                   
(3)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 0.6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 NO气体(标准状况)。如原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6.4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NO的物质的量
A.0.1molB.0.03molC.0.02molD.0.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1Na2S2O3溶液恰
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42将转化为(  )
A.S2B.SC.SO32D.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3.5gFe、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HNO3被还原为NO和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为8.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能为
A.1.12B.5.34C.7.26D.8.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第一次剩余的9.6 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还能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①CH4 (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l
则CH4 将NO2 还原为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条即可)。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其转化流程如下:  NONO2N2。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NO2 + HNO3 + HC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 。
(4)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 (g)+CO2 (g)△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40
0.030
0.030
30
0.040
0.030
0.030
40
0.032
0.034
0.017
50
0.032
0.034
0.017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金属和硝酸反应,已知参加反应的被还原的硝酸和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若已知还原产物唯一,则还原产物为
A.N2B.N2OC.NO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I2S4+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5S+2H+I2+5S+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 mol/L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 mol/L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实验2
5
5
40
25
 
实验3
5
5
V2
0
 
 
该实验的目的是                             ;表中V2=   mL。
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C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