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中氧的含量测定步骤如下:
步骤1:水中的氧在碱性溶液中将Mn2+氧化为MnO(OH)2
步骤2:加入碘离子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成Mn2+离子。
步骤3: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碘。
有关的测定数据如下:
1:Na2S2O3溶液的标定。取25.00 mL KIO3标准溶液(KIO3浓度:174.8 mg·L-1)与过量KI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用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2.45 mL。
2:取20.0°C下新鲜水样103.5mL,按上述测定步骤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1.80 mL。已知该温度下水的饱和O2含量为9.08 mg·L-1
3.在20.0°C下密闭放置5天的水样102.2 mL,按上述测定步骤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6.75 mL。
5-1 写出上面3步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1)。
5-3 计算新鲜水样中氧的含量(单位mg·L-1)。
5-4 计算陈放水样中氧的含量(单位mg·L-1)。
5-5 以上测定结果说明水样具有什么性质?

5-1 步骤1   2Mn2+ + O2 + 4OH = 2MnO(OH)2                               (1分)
步骤2  2I + MnO(OH)2 + 4H+ = Mn2+ + I2 + 3H2O                          (1分)

步骤3  I2 + 2S2O32– = 2I + S4O62–                                  (1分)

5-2 标准溶液的浓度:9.841´10–3 mol·L-1
计算过程:
c(IO3) = 174.8´10–3 g·L-1 / 214.0g·mol-1 =" 8.168" ´ 10–4mol·L-1       (1分)
c(S2O32–)= 6´c(IO3) ´V(IO3)/V(S2O32–)
= 6´8.168´10–4mol·L-1´25.00mL/12.45mL=9.841´10–3mol·L-1 (3分)
5-3 新鲜水样中氧的含量: 8.98 mg·L-1                                      
计算过程:  103.5mL水样中氧的含量:
     n(O2) = 0.25´c(S2O32-V(S2O32-)
=0.25´9.841´10-3mol·L -1´11.80´10-3L=2.903´10-5 mol
氧含量: r(O2) = 2.903´10-5 mol´32.00´103mg·mol-1/103.5´10-3L
= 8.98mg·L-1                                   (3分)
注: 新鲜水样的氧饱和度= (8.98/9.08)´100%= 98.9%
5-4 陈放水样中氧的含量: 5.20 mg·L-1                              
计算过程: 102.2mL中氧的含量:
n(O2) = 0.25´c(S2O32-V(S2O32-)
= 0.25´9.841´10-3mmol·mL-1´6.75 mL= 1.66´10-2 mmol
氧含量: r(O2) = 1.66´10-2 mmol´32.00mg·mmol-1/102.2´10-3L =" 5.20" mg·L-1  (3分)
注: 陈放引起氧的消耗量= 8.98mg·L-1 – 5.20mg·L-1 =" 3.78" mg·L-1
5-5 表明水样里存在好氧性(或喜氧性)微生物(1.5分)或者存在能被氧气还原
的还原性物质(1.5分)。                                         (共3分)
注:若计算结果正确,任何正确计算过程均得满分;若浓度值错误, 再看计算过程, 若关系式正确, 运算错误, 给一半分。
本题围绕测定水中的氧分成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测定氧的3个反应。试题对第一个反应给的信息很完全,而且信息也不难理解,预计所有应试者都应写得出化学方程式。试题对第二个反应的信息不完全。没有说反应的酸碱性条件。应试者应对反应的酸碱性条件作出判断。判断的基础是:I2在碱性条件下能否稳定存在?这属于中学化学知识的活用。当然,如果学生有Mn(OH)2在碱性溶液很容易被空气氧化的知识更好,即在碱性溶液里Mn(IV)是比Mn(II)更稳定的价态,要想在碱性溶液里把MnO(OH)2还原为Mn(OH)2使用像I这样的还原剂是难以实现的,但没有这种深入知识而单靠中学知识已能作出正确判断。第3个反应决非中学知识,但在高考试题里以信息的形式出现过3次,命题人认为已经是“亚中学知识”了,而且,若不单纯从中学化学课本出发来考察,此知识点确实属于“重要”知识,是容量分析少数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因此命题人认为是“适度的”的“不拘泥于中学化学”,可以当作学生已有知识来要求。
第二部分是容量分析计算。标准溶液浓度计算的基础首先是测定反应中n(IO3) : n(I2) : n(S2O32–)(摩尔比)问题,其次是cV = c'V' 的关系式。第一个反应不必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就可确定。因此试题并未要求写方程式。写方程式当然更明确,但浪费了宝贵的应试时间。测氧的计算的原理和知识点完全相同。
第三部分是考察中学生对水中的氧的一般知识。纯属常识考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B.Cl2           C.CO2         D.HClO
(3)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______。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配制一定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B.有少量KOH残留在烧杯中
C.定容时俯视
D.定容时仰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⑴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 
⑵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⑶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②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外,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Fe与H2SO4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在烧瓶中加入80% H2SO4;②将提拉式铁丝插入溶液中,观察到先有少量气泡,后停止的现象;③加热烧瓶至有较多量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品红试液颜色褪去烧瓶中溶液变为棕黄色。④一段时间后KMnO4/H+颜色不再变浅,但NaOH溶液中仍有气泡逸出,在导管口处可以点燃该气体。烧瓶中液体变为浅绿色。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步骤②中现象说明                                                 
(2)在步骤③中,品红褪色的原因是                                        
(3)写出步骤④中,使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中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提出假设】 该反应中的气体产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按上图连接装置,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
                                              
(2) 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为        ,其作用
                                     
(3)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弹簧夹2一段时间后关闭,同时打开弹簧夹1;再点燃酒精喷灯,理由是
                                                                                 
(4) 称取3.20 g氧化铁、2.00 g炭粉混合均匀,放入质量为48.48 g的硬质玻璃管中;待反应结束,再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 g。经进一步测定得知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为0.96 g。从而确认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和CO的混合物,理由是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反应产生的气体中n(CO2): n(CO)=         
(5) 有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你认为应作如何改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科学研究往往建立在合理的假设之上.下面是两个对照实验:

(1)提出问题,实验一中的CO2能灭火,而实验二中的CO2为何能“点火”?
(2)对实验二提出的解释:
CO2被Na2O2吸收.可能生成Na2CO3;棉花被点燃,说明上述反应______;棉花燃烧剧烈,说明上述反应______.
(3)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和蒸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中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阿司匹林晶体过滤后用水洗涤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纸层析实验中若选择水做固定相,有机溶剂做流动相,则亲水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少一些,在毛细现象作用下,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制取乙酸乙酯时,把乙酸和乙醇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加水后不再溶解
C.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可除去乙烯
D.分别向少量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滴入苯,均不退色,说明苯分子内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
E.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必须进行气密性的检查,且该操作应放在连接装置后,装药品之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