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广东卷)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步骤I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 。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 ,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 。
⑵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 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
②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6年广东卷)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
⑴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造纸等的粘胶纤维[成分是(C6H10O5)m],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工艺简图如下:
近来,化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NMMO加工纤维素的新方法,产品“LyoceⅡ纤维”成分也是(C6H10O5)m。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可充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②与“LyoceⅡ纤维”工艺相比,粘胶纤维工艺中会产生含有 (只填非金属元素符号)的废物,并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③“LyoceⅡ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原因是 。
⑵“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的NMMO可按如下路线制备(反应条件均省略):
其中,化合物I可三聚为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合物Ⅱ可使溴水褪色。
①化合物I也可聚合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②化合物Ⅱ与氧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③关于化合物Ⅲ、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都可发生酯化反应 B.Ⅲ可被氧化,Ⅳ不可被氧化
C.都溶于水 D.Ⅲ可与钠反应,Ⅳ不可与钠反应
E.Ⅲ是乙醇的同系物 F.Ⅲ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
④写出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6年广东卷)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
⑴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造纸等的粘胶纤维[成分是(C6H10O5)m],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工艺简图如下:
近来,化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NMMO加工纤维素的新方法,产品“LyoceⅡ纤维”成分也是(C6H10O5)m。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可充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②与“LyoceⅡ纤维”工艺相比,粘胶纤维工艺中会产生含有 (只填非金属元素符号)的废物,并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③“LyoceⅡ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原因是 。
⑵“LyoceⅡ纤维”工艺流程中的NMMO可按如下路线制备(反应条件均省略):
其中,化合物I可三聚为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合物Ⅱ可使溴水褪色。
①化合物I也可聚合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②化合物Ⅱ与氧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③关于化合物Ⅲ、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都可发生酯化反应 B.Ⅲ可被氧化,Ⅳ不可被氧化
C.都溶于水 D.Ⅲ可与钠反应,Ⅳ不可与钠反应
E.Ⅲ是乙醇的同系物 F.Ⅲ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
④写出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将形成酸雨的SO2氧化为SO3
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CO2和H2O
C.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H2O和CO2
D.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CN-氧化成CO2和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6年广东卷)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 SO42-的电子式为 B.S2O82-中没有非极性键
C.S2O82-比SO42- 稳定 D.S2O82-有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