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3杂化类型的是:(   )

A. H2O B. NH3

C. CH4 D. SO2

【答案】D

【解析】A.水分子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 键个数+1/2(a-xb)=2+ (6-2×1)/2=4,所以O采取sp3杂化,A错误;B.氨气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孤对电子数=(53×1)/2=1,中心原子N为sp3杂化,B错误;C.CH4分子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2=4,所以C原子采用sp3杂化,C错误;D.SO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2+×(6-2×2)=3,所以S原子采用sp2杂化,D正确,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________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裂化汽油中除含有C6C11的烷烃外,还含有C5C11的烯烃及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已知甲苯、二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要用化学方法检验某裂化汽油样品中含有烯烃及苯的同系物,实验步骤为:

1先逐滴加入________,振荡,如果看到______,则证明有________存在。

2继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为止,静置,用分液漏斗分出________层的裂化汽油样品,再加入________振荡,如果看到________,则证明裂化汽油中有________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 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 5mL1.8×10-5mol/L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20滴)1.0×10-3 mol/LAgNO3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窗体顶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打开雪碧的瓶盖,立即有气体逸出

H2I2HI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来快速制氨

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生成

使用铁触媒,使N2H2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NH3

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⑦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

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少量铁屑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A. 3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xC(g) △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2,反应开始2 min内,v(A)0.05 mol/(L·min)

B. 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 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常生活中常用95%的乙醇溶液来杀菌消毒,其实就是使蛋白质变性

B. 可用淀粉溶液来检测食盐中是否含碘

C.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牛奶或豆浆解毒

D. 人应该多吃蔬菜,因为蔬菜中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为人提供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各取10 mL硝酸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浓硝酸与水

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1∶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

1∶3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1∶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 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胶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或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Fe比Cu的金属性强,因此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应刷电路板
B.纯碱、小苏打、盐酸分别属于碱、盐、混合物
C.胶体化学是制造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D.用萃取方法分离碘的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A

NaOH溶液[_K]

盐酸

石墨

食盐

B

澄清石灰水

KNO3晶体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石灰石

消石灰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