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
B.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只增加N2的物质的量,达新平衡后N2的百分含量增大
C.在铁件上镀铜时,铁和电源负极相连,铜和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
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A

试题分析:Al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 Mg不能,但Mg的金属性比Al强,故A错;增加N2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右移H2的转化率增大,但N2的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电镀时,镀层金属做阳极镀件做阴极,C正确;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故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反应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AlCl3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NaHCO3溶液中  ④过量CO2通入Na[Al(OH)4]溶液中
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D.铜和浓硝酸制备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丁是含同一种元素的四种物质,甲和丁分别是该元素的单质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甲不可能是
A.SB.SiC.Al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0 mL 5.00 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 g铁
B.用40.0 mI,10.00 mol/L的盐酸与10.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C.标准状况下,将1.0 g铝片投入20.0 mL,18.40 mol/L的硫酸中
D.在一定条件下,用5 mol氧气和1 mol二氧化硫合成三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不同浓废的硝酸与铜的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4Al(OH)3↓+3CH4
B.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C.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或反应条件无关的是:( )
A.C与O2反应B.盐酸溶液中加入铁
C.CO2通入NaOH溶液中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丁、X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X为单质。上述物质转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某些产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丁是一元强酸,甲→丁是工业生产丁的主要途径。
①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②常温下,1 mol丙发生反应III放出46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常温下,向V1L pH= 11的甲溶液中加入V2L pH=3的盐酸,若反应后溶液的pH<7,则V1和V2的关系为V1              V2(选填“>”、“<”或“=”),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
(2)若丁是二元弱酸,丙是温室气体。
在容积为2L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将乙(g)和H2O(g)按下表用量分别进行反应:乙(g)+H2O(g) 丙(g) + H2(g),得到如下数据: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900℃时,上述反应按如下起始量分别加入该容器:

则此时反应的v(正)        v(逆)(填“>”、“<”或“=”)。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