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
(3)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实验后溶液中能看到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4)常用于鉴别苯和甲苯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r2+HBr 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产生淡黄色沉淀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解析】
苯和液溴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氫,CCl4 用于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单质,最后溴化氢通入D中用水吸收,要考虑防倒吸。
(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Br2+HBr,故答案为:+Br2+HBr;
(2)CCl4 能溶解溴不能溶解溴化氢,四氯化碳能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3)D中溴化氢溶于水得HBr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AgBr淡黄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淡黄色沉淀;
(4)苯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甲苯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现象不同,则应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都有手性碳原子
B. NH4+与H3O+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C. BF3中硼原子的杂化类型与苯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D. SO2和O3是等电子体,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铀是原子反应堆的原料,常见铀的化合物有UF4、UO2及(NH4)4[UO2(CO3)3]等。回答下列问题:
(1)UF4用Mg或Ca还原可得金属铀。金属铀的一种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该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基态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熔点:MgO(2852℃)高于CaO(2614℃),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4HF2中所含作用力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氢键 b. 配位键 c. 共价键 d. 离子键 e. 金属键
(3)已知: .
①NH4+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与NH4+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有_____(写两种)
②CO32- 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解产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NH3 b. CO2 c. N2 d. H2O
(4)UO2 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参数如下图所示:
①晶胞中U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
②UO2 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和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在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粗铜中含有杂质锌和银),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Y 电极的材料是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 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氯(ClO2)广泛应用于纸浆漂白、杀菌消毒和水净化处理等领域。工业上利用甲醇还原NaClO3的方法制备ClO2,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发生器中制备ClO2的反应:12NaClO3+8H2SO4+3CH3OH=12ClO2↑+3HCOOH+4Na3H(SO4)2↓+9H2Ob.相关物质的熔沸点:
(1)ClO2可用于纸浆漂白、杀菌消毒是因其具有_____性。
(2)冷却塔用于分离ClO2并回收CH3OH,应控制的最佳温度为 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0~10℃ b.20~30℃ c.60~70℃
(3)可以获得芒硝(Na2SO4·10H2O)并使部分原料循环利用。已知:Na2SO4·10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 Na3H(SO4)2处理器中获得芒硝时需加入NaClO3固体,从芒硝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__(结合方程回答)。
②结合Na2SO4·10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过程Ⅱ的操作是:在32.4℃恒温蒸发,_______。
③Na3H(SO4)2处理器的滤液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原料是NaClO3和_____。
(4)为测定存储罐中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 匀,在暗处静置30分钟。(已知:ClO2+I-+H+—I2+Cl-+H2O 未配平)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准确量取10.00 mL 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②若实验中使用的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因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则实验结果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I ____,IV 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