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A.液氯B.KClO3C.HCl气体D.氯水
D

试题分析: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含有氯气分子。氯酸钾中含有K和ClO3。氯化氢气体中含有HCl分子。在氯水中含有氯离子,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的组成特点,以及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氯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1)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如下反应制取氯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若用该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1.344 L氯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3)某同学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氯气并进行氯气与铁反应的实验:取一根细铁丝,用砂纸将铁丝擦至光亮,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铁丝保持红热,然后立即伸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然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现溶液变浑浊。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制备SO2和Cl2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Na2SO3+H2SO4=Na2SO4+H2O+SO2↑、MnO2+4HCl(浓)MnCl2+Cl2↑+2H2O,则上图A、E装置中用来制Cl2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中盐酸所表现的性质是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溶液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4)NaOH(足量)溶液分别与两种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b接             
          
(2)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将0.1LCO、0.2LCO2、0.1LNO、0.2LNO2和0.2L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 + 2Cl-= Cl 2 + 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 ,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 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称取NaI和NaCl的混合物10克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强热后得固体6.65克,求混合物中NaI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Cl:35.5、I: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C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漂白性肯定会增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品红溶液未退色。请你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若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33.6L的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 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 C装置的作用是                                     
(4) 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
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
施是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5) 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  )
A.食盐B.食醋C.烧碱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