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填空:
(1)形成单质A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最高化合价为 。
(2)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的化学式为 ,D 的化学式为 。
(1)+4 (2)SiO2+2CSi+2CO (3)CaSiO3 Na2SiO3
【解析】
试题分析:(1)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序为O、Si、Al、Fe,故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为Si,则A为Si,Si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故为+4。(2)在图中,B和碳反应生成Si和E,则确定B为SiO2,则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3)B与氧化钙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aO
CaSiO3,则C为CaSiO3。B与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则D为Na2SiO3。
考点: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中和的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氯水、氨水均为混合物
C.纯碱、火碱均为属于碱 D.牛奶、醋酸均为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B萃取;C过滤;D重结晶;E分液。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淀粉液中含有泥沙 ;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
(3)分离汽油和煤油 ;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
(5)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铁、胆矾 B.液态氧、氧化钙、石灰水
C.氮气、氯化氢、烧碱 D.水、碘酒、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钾跟水反应 2K+2H2O=2K++2OH-+H2↑
B.铁粉跟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钙溶液跟碳酸反应 Ca2++CO32-=CaCO3↓
D.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 NO2跟 H2O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只作氧化剂 B.NO2只作还原剂
C.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N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药匙上放少量钠,烧杯中装满水,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1)写出燃烧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该生成物伸入瓶底的水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实验完毕,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空气体积的1/5,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该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导致钠熄灭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b.该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
c.该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该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XYZ
A氧化钙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B盐化合物电解质
C胶体分散系混合体系
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