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100 mL 3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1 mol·L1AlCl3溶液,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种操作是

A.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等 B.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等

C. 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等 D. 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是碳酸甲乙酯的工业生产原理。下图是投料比[]分别为31和11、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相同时,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b所对应的投料比为3︰1

B.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小于Q点

C.N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中碳酸甲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8

D.M点和Q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的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金属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B.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保持不变

C. 若用铅蓄电池作供电电源,“一”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

D. 由TiO2制得1 mol金属Ti,理论上外电路通过2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图中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B. 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 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 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从碘水中分离出 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2)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进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__。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A. 在加油站内拨打手机

B. 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C. 为了节约药品,锌与稀硫酸一开始反应,就做氢气点燃实验

D. 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1molY进行如下反应: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容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B.元素周期律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

C.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区域中寻找制催化剂的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和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和结论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证明 HC1具有还原性和酸性

B

草酸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证明草酸具有还原性

C

硫酸铝饱和溶液

碳酸钠饱和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证明两者相互促进水解

D

蒸馏水

过氧化钠粉末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说明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