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中,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是因为铁粉发生了吸氧腐蚀

B碳粉表面的电极反应式只有:2H2O + O2 + 4e-== 4OH-

C碳粉表面一定发生了还原反应

D3中,发生腐蚀时电子转移方向如箭头所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t2时容器中的压强小于起始压强,原因是当醋酸中的氢离子放电结束后,电解质溶液呈弱酸性,此时发生吸氧腐蚀,故A正确;B、根据图像,开始时气体的压强增大,发生了析氢腐蚀,故B错误;C、铁粉和碳粉构成的原电池中,碳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铁粉和碳粉构成的原电池中,铁是负极,失去电子,故D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H2D2 B. 14N14C C. 16O17O D. O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 p B. Fe C. Ca D. 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2=Na2S2O5

(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馏分中的二氧化硫在滴入碘水时发生的反应为

SO2+I2+2H2O=H2SO4+2HI)在测定时消耗了0.01mol·L-1的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_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市售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已知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可与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反应。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室发生的反应中,两种还原产物所得电子数相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室需加热煮沸,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请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

3)已知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KCl

KH(IO3)2

KClO3

溶解度g/100 g(25 ℃)

20.8

0.8

7.5

溶解度g/100 g(80 ℃)

37.1

12.4

16.2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操作的名称为

4)在反应室中加入KOH调节溶液的pH10,其目的是

5)甲同学欲测定成品中碘酸钾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1 g样品,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用稀硫酸酸化上述所得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搅拌;

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2.0 mol·L1Na2S2O3溶液,当蓝色刚好褪去时,消耗Na2S2O3溶液12.00 mL,则成品中KIO3的质量分数为 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

6)乙同学又对纯净的NaCl(不含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1g纯净的NaCl,加3mL水配成溶液。

溶液无变化

滴入5滴淀粉溶液和1mL 0.1mol/L KI溶液,振荡。

溶液无变化

然后再滴入11mol/LH2SO4,振荡。

溶液变蓝色

请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推测,甲同学的实验结果会 (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磷、硫、氯、砷等是农药中的重要组成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砷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比PH3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氮、磷、硫、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SPCl

bPO43-SO42-ClO4-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

c.磷、硫、氯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依次增多

d1mol(C2H5O)P=0分子中含有的δ键的数目为24×6.02×1023

4)氮化硼和磷化硼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高温、耐磨涂料,两者结构相似。磷化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磷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磷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晶体结构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分子间作用力d.配位键

氮化硼晶体的熔点要比磷化硼晶体高,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 2 B. 16 C. 26 D. 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共 个纵行, 个族,有 横行,有 个周期,其中 个短周期, 个长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