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快速制氨气
(1)用装置I快速制氨气,则装置I的a仪器中可加入浓氨水,b仪器中加入          。装置Ⅱ从            管口进气可作为氨气的收集装置。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操作是                                        
(2)该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3)实验中若需用所给装置量取NH3的体积,试简述操作方法
                                                                         
所装液体最好是____(填字母编号)
a.浓NaOH溶液    b.氨水    c.煤油    d.氯化铵溶液
本实验应对量气装置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实验二】比较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加行)
(4)用所给装置设计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置序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名称
目的或现象
 
 
 
 
 
 
 
 
 

(13分)(1)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1分)   d(1分)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2分)
(2)ACDF (2分,答对2~3个得1分,答对4个得2分,有错误答案即得0分)
(3)将广口瓶Ⅱ中装满液体,连接cf,NH3从d管通入(2分)  c(1分)使量筒与广口瓶液面相平(1分)
(4) (3分)

装置序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名称
目的或现象

稀盐酸、碳酸钠固体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饱和NaCl溶液
吸收CO2中的HCl

硅酸钠溶液
有白色胶状沉淀出现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福建模拟)在实验室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粉,并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1)装置④中的x试剂为
NaOH溶液
NaOH溶液

(2)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
将装置③置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
将装置③置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

[探究一]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称取1.000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I-=3Cl-+IO3-    IO3-+5I-+3H2O=6OH-+3I2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KI溶液体积/mL 19.98 20.02 20.00
(3)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42.9%
42.9%
.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
偏低
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探究二]研究漂白粉用于鱼塘消毒过程中有效氯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鱼塘环境,进行有关实验.
(4)研究不同的pH对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可得到的有关结论是
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减速率越快
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减速率越快
(写出其中一个).
(5)为研究温度对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影响,请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浓度、pH均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在浓度、pH均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乙醇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试管B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实验中可观察到石英管A中的现象为
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3)反应停止后,取出试管C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4)为了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 i)步骤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50ml的容量瓶
250ml的容量瓶

( ii)下列有关步骤④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ce
ce

a.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e.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iii)由框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77.78%
77.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请简述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
  △  
.
 
Mn2++C12↑+2H2O
MnO2+4H++2Cl-
  △  
.
 
Mn2++C12↑+2H2O

(3)新制氯水能使红色布条退色.对于使红色布条退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物质除水外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验证,得出正确结论.
①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分别简述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假设一:盐酸能使红色布条退色.探究、验证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为:
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
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

假设二:
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
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
.探究、验证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为:
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假设三:HClO能使布条退色.本假设的实验探究、验证不做要求.
②得出的结论是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退色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退色

(4)某同学提出该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请你写出改进的措施(或画出必要的装置图)
增加尾气吸收装置(或如图
增加尾气吸收装置(或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还原法测定两种铜的氧化物CuO、Cu2O混合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精英家教网
请同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装入的试剂是锌粒,其中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试剂C是水,其作用是
 

(3)试剂D是
 
,其作用是干燥氧气.
(4)连接好装置后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填下列操作序号).
①检验氢气纯度    ②加热E    ③检验装置气密性
④点燃G管溢出的气体    ⑤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试样的总质量b;
④反应后E管和内盛物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混合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两个不同计算式,其中较简单的是
 

(6)已知:C(s)+
1
2
O2(g)═CO(g)△H=-110.5kJ?mol-1Cu2O(s)+
1
2
O2(g)
        
.
.
2CuO(s)
△H=-145kJ?mol-1
则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关规律.
试剂:0.1000mol?L-1的NaOH标准液,HA和CH3COOH待测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实验:
实验一: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HA和20mLCH3COOH,pH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Ⅰ和图Ⅱ所示.
实验二: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mL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如图Ⅲ所示.
精英家教网
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的数字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图Ⅰ和图Ⅱ中两曲线的起点不同,原因是
 

(2)实验二中,若盛CH3COOH的锥形瓶中有有少量蒸馏水,对图Ⅲ中c点横坐标对应的值V3是否会有影响?
 
;(填“影响”、“不影响”)
(3)图Ⅰ、图Ⅱ和图Ⅲ中的V1、V2 和V3的大小关系为
 

(4)图Ⅲ中c点对应溶液的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5)常温下,图Ⅱ中a点对应溶液的pH为8,则溶液中
c(Na+)-c(CH3COO-)的精确值为
 
mol?L-1
(6)根据题中的数据,CH3CO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