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2)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l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2)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活塞与滴管操作顺序可换)。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
解析见答案
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2)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活塞与滴管操作顺序可换)。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由红磷制取白磷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在空气中加热至416℃,使红磷升华
B.用CS2溶解,将红磷分出
C.加高温、高压,使红磷分出
D.隔绝空气,加热到416℃,使红磷升华,再冷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常温下 A 和 B 两种气体组成混合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 A 和 B 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 14/3。由此可确定 A 为___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 7∶1,则在混合气体中 A 和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A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H2和O2B.HCl和NH3
C.H2和Cl2D.CO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英国研究人员 2007 年 8 月 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 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 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下列对砷 (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 33 ,它与铝为同主族
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最早在19世纪中叶便已生产的过氧化氢,目前已经成为社会需求量迅速增长的化学品.原因是它在使用时,很少产生污染.在过氧化氢分子中,一个过氧键:-O-O-(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氧原子各连着1个氢原子.纯的过氧化氢是蓝色粘稠液体,沸点152.1℃,冰点-0.89℃.
(1)写出过氧化氢的化学式______.
(2)过氧化氢是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3)写出过氧化氢分子的电子式:______
(4)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元素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C.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D.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B、D属于同一主族,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
(3)自然界中B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制取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实验量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a克C单质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况,下同)体积为m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HCl溶液,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nL.则m:n=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