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A为CH4,则符合上述条件的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且含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得CO2、CO和H2O共27.6 g,若其中水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A.1.4 g              B.2.2 g               C.4.4 g              D.2.2 g和4.4 g之间

(1)A、B的分子中含氢原子数相同,且相差n个碳原子时,必相差2n+1个氧原子(n为正整数)  C2H4O2  CH3COOH  HCOOCH3

(2)A


解析:

以上两题是有机物燃烧的分析和计算。

第(1)小题是有机物完全燃烧,则碳全部转化为CO2。从题中要求符合的条件看,耗CO2量难分析,而生成水的量易分析。总的物质的量一定,A、B分子中含H的个数相同时,生成水的量不变。这样再分析耗O2量,分子中H个数相同。那么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规律,在物质的量一定时,有机分子中减若干CO2耗O2量不变,则A、B分子中必相差若干个CO2

后两问则根据上述结论进一步回答。A为CH4,B则加一个CO2(C2H4O2),它是饱和一元脂肪羧酸或酯的组成,可顺利写出答案。

第(2)小题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因为生成了两种含碳的物质,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应有无数组计量数,而根据乙醇中H全部转化为水,可利用水的质量求出乙醇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CO、CO2物质的量之和,本题可解。解法为:

C2H5OH—3 H2O

解得:x=0.2 mol

C2H5OH—2COx

0.2 mol    0.4 mol

CO、CO2混合求得=42

m(CO)=n(CO)×28 g·mol-1=0.4 mol××28 g·mol-1=1.4 g

注意,有机物是否完全燃烧,氢化物全部转化为水。这两个问题抓住这个突破口,使思路展开。另外,题目所给条件较多时,应注意使用条件的顺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A为CH4,则符合上述条件的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且含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得CO2、CO和H2O共27.6 g,若其中水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A.1.4 g              B.2.2 g               C.4.4 g              D.2.2 g4.4 g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有机化合物A、B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变。那么A、B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A为CH4,则符合上述条件的B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写分子式),并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且含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得CO2、CO和H2O共27.6 g,若其中水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A.1.4 g              B.2.2 g               C.4.4 g              D.2.2 g4.4 g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推断题

下图中A、B、C、D、E、F、G、H   均为有机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A能发生银镜反应,1 molA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
3mol H2反应生成B,则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B在浓硫酸中加热可生成C,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芳香化合物E的分子式是C8H8Cl2。E的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E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E在NaOH溶液中可转变为F,F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G(C8H6O4)。1 mol G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4.8 L CO2(标准状况),由此确定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G和足量的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可生成H,则由G和B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模拟题 题型:推断题

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等三位科学家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碳原子性质不活泼,不会轻易结合,上面三位科学家就是以钯为“媒”撮合碳原子结合在一起。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格林尼亚就发明了一种试剂(格氏试剂),利用镁原子强行塞给碳原子两个电子,使碳原子变得活跃。该成果使格林尼亚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已知:
①格氏试剂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化合物A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3)B生成C的反应中间产物为,该中间产物水解可得C。从有机反应类型看,B生成中间产物 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4)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有机合成中从原料物质A到目标产物E碳原子数增加了_____个,增加的碳原子数目决定于____(选择框图中的“反应a”~“反应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