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尖嘴管有液体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1)若A为HCl气体,B为石蕊试液,则形成红色的喷泉。试分析红色喷泉形成的原因。
(2)请你根据喷泉形成的原理,选择适当的A和B来完成喷泉实验(至少通过三种途径且其中一种喷泉为有色)。将你的选择填入下表。
|
A |
B |
喷泉颜色 |
途径1 |
|
|
|
途径2 |
|
|
|
途径3 |
|
|
|
(3)已知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可用克拉珀龙方程式表示:pV=nRT(R为常数).你能否根据此关系再找出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其他条件??
(1)当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由于氯化氢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体压强比大气压小得多,故水被通过导管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由于HCl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喷泉为红色。(2)
|
A |
B |
喷泉颜色 |
途径1 |
HCl |
AgNO3溶液 |
白色 |
途径2 |
Cl2 |
NaOH溶液 |
无色 |
途径3 |
CO2 |
NaOH溶液 |
无色 |
途径4 |
Cl2 |
淀粉碘化钾溶液 |
蓝色 |
途径5 |
Cl2 |
溴化钠溶液 |
橙色 |
(3)由克拉珀龙方程可知,通过降低温度和增大体积的方法也能够形成喷泉。
【解析】本题既是结论开放型试题,又是内容开放型试题和思维策略开放型试题。在内容上联系物理知识,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考虑喷泉形成的途径和喷泉实验成功的因素时,思维的发散性和结论的开放性强。概括起来讲,喷泉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到一定的程度。减小气体压强的途径有:①设法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n(将气体溶解或将气体反应掉);②增大气体的体积V。可能一些同学至此会发出疑问:烧瓶体积是固定的,如何增大?我们不妨把上述装置中滴管的胶头取下,接上一个压瘪的有较强张力的橡皮球,由于橡皮球的胀大,原烧瓶中的气体体积是不是增大了!也可以在取下胶头的滴管上接上一个针栓压至0刻度的针筒,通过抽动针栓同样可以增大气体的体积;③降低气体的温度T(用冰水或用其他制冷剂冷却)。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
A. | NO2 | 水 |
B. | CO2 | 4mol?L-1NaOH溶液 |
C. | Cl2 | 饱和NaCl水溶液 |
D. | NH3 | 1mol?L-1盐酸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
A | NO2 | 水 |
B | CO2 | 4 mol·L-1 NaOH溶液 |
C | Cl2 | 饱和NaCl水溶液 |
D | NH3 | 1 mol·L-1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但未能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A. |
NO2 |
水 |
B. |
CO2 |
4mol·L-1NaOH溶液 |
C. |
Cl2 |
饱和NaCl水溶液 |
D. |
NH3 |
1mol·L-1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