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菲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先混合均匀后再使用

【答案】B
【解析】解: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需要将乙液稀释5倍后才可利用,A错误;
B、组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B正确;
C、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使用,C错误;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分开使用,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研究的科学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

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____________

(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_____的实验操作。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能运动的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Ⅰ.把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如图A所示。

Ⅱ.把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的受光部位。如图B所示。

分析回答问题:

(1)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是因为光合作用能释放____

(2)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上分布有许多吸收光能的______分子,还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中。

(3)后来恩吉尔曼对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发现在____________光区域细菌特别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基因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无关变量无法控制 D.因变量不能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粒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

A. cd段 B. bc段和fg段

C. ab段和fg段 D. bc段和hi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 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 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和核酸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P
C.C,H,O,N
D.C,H,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项与生物膜上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无关(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C.自然的精卵融合
D.载体蛋白与所运输的物质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