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R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B.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 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1表示_____,2表示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
(2)3有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DNA 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3有__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DNA用_____检验可使其呈______反应;RNA用_____使其呈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破伤风杆苗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产生外毒素使机体发病,而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破伤风杆的外毒素为蛋白质类物质
B. 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箝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破伤风件苗在细胞增殖时因染色体的复制导致DNA加倍
D. 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其中FPP是合成青蒿素必需的前体物质,在青蒿细胞和酵母细胞中都存在,而ADS酶和CYP71AV1酶只存在于青蒿细胞中,酵母菌细胞内FP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细胞,理论上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 . 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借助(工具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启动子外,还包括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2)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产青蒿素的量较少,可利用工程技术来改造酵母菌细胞内催化FPP转 化成乙醇的酶,进而使FPP尽可能转化成青蒿素.
(3)青蒿素是青蒿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上图2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流程中①②分别表示和 , 对[乙]进行扩大培养,进而从乙中提取青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温度恒定条件下,另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除图1中的两种细胞器外,植物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还有__________。
(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该因素不足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__________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了__________。
(3)图2中大于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4).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缓解__________较低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的关系是 . 调查这些树种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
(2)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保留小数点后2位).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4)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
(5)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 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 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