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能判定水稻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的显隐性关系的一组实验是(

A.抗稻瘟病抗稻瘟病

B.易感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C.抗稻瘟病298抗稻瘟病+102易感稻瘟病

D.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298抗稻瘟病+301易感稻瘟病

【答案】C

【解析】

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①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举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A、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
B、易感稻瘟病易感稻瘟病,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
C、抗稻瘟病298抗稻瘟病+102易感稻瘟病,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易感稻瘟病为隐性性状,C正确;
D、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298抗稻瘟病+301易感稻瘟病,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也可能是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被誉为“长江之肾”,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7块湿地之一,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近年来,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种植经济林欧美黑杨的问题突出,截止2017年,种植面积已达28.75万亩。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更被视为“生态杀手”。黑杨大部分种植在湖区湿地,需开挖沟渠,幼苗生长需杀虫施肥。从2017年11月开始,一场规模空前的清理欧美黑杨的攻坚行动在湖南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展开,目前“砍树”行动仍在持续进行中(见图)。

简析大规模种植黑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摄入病菌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B.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C.葡萄糖分子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D.日常生活中,手上涂抹的护肤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许多地区有计划地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受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

C.吞噬细胞受流感疫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

D.“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从3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的H2O2酶分别探究其最适pH,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新鲜猪肝中提取H2O2酶时,需将鲜猪肝充分研磨,以利于H2O2酶从细胞中释放

B. 酵母菌前期培养可在25℃、一定转速的摇瓶中进行,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C. 图示马铃薯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7.2,鲜猪肝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6.8

D. 图示pH范围内,三种材料中的H2O2酶活性比较是鲜猪肝>马铃薯>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Me),下图表示细胞癌变前后的有关代谢水平变化情况,其中图乙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e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少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能力下降

B. Me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高于M,推测癌变病人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

C. 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e,此时M的代谢活动减弱,细胞分裂变慢

D. 若Me进行无氧呼吸,则其培养液中酒精含量高于M的培养液中酒精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A代表噬菌体侵染细菌、B代表噬菌体空壳、C代表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需含32P的无机盐

B. 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作对照

C. 保温时间延长会提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成功率,使上清液中放射性的比例下降

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大肠杆菌为噬菌体繁殖提供了所有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淋巴因子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图乙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_____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_____发生突变所致。(填写基因1、基因2或基因3)

(2)催化A过程的酶,在合成及分泌时与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_____等(至少答出3个)。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

(4)分析图乙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基因控制。

(5)图乙中II﹣5、III﹣1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