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B. 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C. 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D. 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由题干可知千岛湖的生产者主要是藻类,初级消费者是浮游动物、鲢鱼和鳙鱼,次级消费者是银鱼、鲢鱼和鳙鱼,最高级消费者是鳡鱼,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一部分,结合题干所给的柱状图,对所给选项进行逐项分析解答。

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A错误;由题干可知银鱼、鲢鱼和鳙鱼在以浮游动物为食物中它们是竞争关系,由于人们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结果使得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B正确;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还原成无机物,促进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C正确;由图可知,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提高了鲢鱼和鳙鱼的产量,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D正确;因此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精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⑤转动变换器

A. ③---⑤-- ②--- ①B. ③---⑤---④--①

C. ③---①---④---⑤D. ④---③---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 据图2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25 kg

D. 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达到平衡的渗透装置,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此时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的高度差为 h,初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始时水分子从S1到S2的速率小于S2到S1的速率

B. 此时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大小关系为S1小于S2

C. 若向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 h逐渐变大直至重新达到平衡

D. 若漏斗内外是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平衡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A.<<B.>>C.>乙,且乙<D.<乙,且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微量的蔗糖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  )

A.右侧下降;右侧升高B.右侧下降;右侧下降

C.两侧等高;右侧先升高后下降D.两侧等高;右侧先下降后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为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引起肌肉收缩迅速抬脚过程的示意图,图二为图一中b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图一所示的反射弧中,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当兴奋到达b处时,在图二该结构的③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

A.电信号→化学信号 B.电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再通过特异性免疫彻底消灭。如B细胞分化为__________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消灭病原体。

(5)由于伤口过深,破伤风芽孢杆菌易繁殖,而患破伤风。医生决定为他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理由是破伤风抗毒血清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与破伤风芽孢杆菌特异性结合,防止破伤风芽孢杆菌对人体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临床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生态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