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遗传病 | 遗传方式 | 夫妻基因 | 型优生指导 |
A | 抗维生素佝偻病 | 伴染色体显性遗传 | 选择生男孩 | |
B | 红绿色盲症 | 伴染色体隐性遗传 | 选择生女孩 | |
C | 白化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选择生女孩 | |
D | 并指症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产前基因诊断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aXa与XA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都患病,男孩不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男孩,A正确;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不患病,男孩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B正确;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C错误;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是真核生物,而③④属于原核生物
B. ③是细菌,没有染色体这一结构,都是异养生物
C. ④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D. ①②③④都有核糖体,并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②③④构成
B. 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 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 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 33 11 B. 36 12 C. 12 36 D. 36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据图观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1、2、3、4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B. 1和2中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了群落
C. ①过程中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4为大气中的CO2库
D. ③过程只表示绿色植物和蓝藻等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
C.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的氧气少
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