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地将废弃采矿区改造成生态公园,预期若干年后各种生物陆续迁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演替,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群落的_________。该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后,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此现象说明群落的演替是一个_________,而不是全部物种的取代过程。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中,由ECD组成食物网,且C的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5,则该生态系统供养的C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答案】次生 物种丰富度 优势物种取代 标志重捕法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2

【解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1) 该生态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现象,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公园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若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此现象说明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物种取代的过程。

2)鸟类是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调查该公园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3)设食物结构调整前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C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C的总能量为Y,则有:X/2÷10%+X/2÷10%÷10%=5Y/6÷10%+Y/6÷10%÷10%,整理得:33X=15YY/X=33/15=2.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体色由基因A/a控制,眼形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科研人员以灰身棒眼雄昆虫和黑身正常眼雌昆虫为亲本,后代雄昆虫全为灰身正常眼,雌昆虫全为灰身棒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位于 ___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

3)后代雌雄昆虫相互交配,产生的雌昆虫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

4)后代昆虫中基因A和基因B的频率分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无机环境和d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B.从理论上讲,没有b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

C.图中的ad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D.图中的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醋能保健养生、改善疲劳、美容养颜,是大众喜爱的饮品。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简图,请据图回答:

1)在榨汁过程中清洗和破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得到的苹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的苹果酒中含有少量尿素,脲酶可以分解尿素。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包埋法固定醋酸菌前,要将醋酸菌进行______处理。在工业生产上,固定化醋酸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制好的凝胶珠放于培养液中,在______℃下进行苹果醋的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 a>b>c B. c>b>d C. b>a>c D.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蓝莓营养价值高,为开发耐盐品种的蓝莓,以利于沿海地区栽种,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了获得耐盐基因,可以从已知耐盐的植物中获取耐盐基因,也可以根据耐盐碱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推测________________序列出发,找到控制合成该蛋白基因的________,再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用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要确认耐盐基因在蓝莓植株中是否正确表达,可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个体水平检测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3)假设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盐植株自交,子代中耐盐与不耐盐株系的数量比例为151,则可以推测有几个耐盐基因整合到了染色体上,请用图表示。(耐盐基因用A表示)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在基因A和基因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A或基因B都能促进PEP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

B.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嘌呤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一定相同

C.该研究是通过抑制基因B转录过程来提高产油率的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油率高,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则产蛋白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后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磷酸丙糖(TP) 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该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RuBP结合的过程叫作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TP合成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如果所填物质的提供量突然减少,短时间内RuBP的量会_____________

3)如果用14C标记CO2,图示过程相关物质中,能检测出放射性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

4)叶绿体膜上没有淀粉运输载体,据图推测,叶绿体中淀粉的运出过程可能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在夏季高温的种植基地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对猕猴桃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将生长发育正常且基本一致的猕猴桃植株每5株作为一组,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所用NP=10.5NPK1组所用NPK=10.51NPK2组所用NPK=10.52NPK3组所用NPK=10.53。各组肥料在当年6月和8月分2次施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在400~500 μmol·m-2·s-1之间时,影响猕猴桃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在500~1 500 μmol·m-2·s-1之间时,与对照组相比,栽培猕猴桃时增施K肥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给猕猴桃植株增施K肥可提高暗反应速率,作用机理是:一方面增施K肥可能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叶片气孔导度,另一方面叶绿体中CO2C5结合形成C3的速率提高,这表明增施K肥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栽培猕猴桃,为了增加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猕猴桃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用P肥可提高光合速率,从结构角度分析,P形成磷脂进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代谢角度分析,P利于光反应产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