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人员对小白鼠的睾丸及其细胞进行相关研究,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在小白鼠睾丸中可进行图1所示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2)在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复制后的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一种叫动粒的蛋白质结构随后在着丝粒处以背对背的方式装配形成,并各自与细胞相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结合。动粒最初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__期与纺锤丝发生结合。动粒指向细胞的哪一极,染色体就被这一极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拉向这一极。根据图2所示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的定向模式,推测初级精母细胞中动粒定向模式是下列的_________

A B

C D

3)正常小鼠染色体为2n=40,则次级精母细胞核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含有中心体________个。

4)下表是小白鼠睾丸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AQP8的部分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

AQP7

AQP8

多肽链数

1

1

氨基酸数

269

263

mRNA碱基数

1500

1500

对汞的敏感性

对汞不敏感

对汞敏感

睾丸中表达情况

成熟的精子中表达

初级精母细胞到精细胞中表达

①控制AQP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__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②在AQP7AQP8合成过程中,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碱基数目相同,但AQP7AQP8所含氨基酸数目不同,原因可能是肽链加工过程中切除了不同数量的氨基酸,还可能是________

③大白鼠汞中毒后,对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或“精子”)影响会更大些。

5)小白鼠睾丸内存在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其中可具有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若科学家利用含3H标记尿苷(3H-UdR)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并在其中加入某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和测量到现象有________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U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中有纺锤丝蛋白

DM期(分裂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细胞核、线粒体 C 40 2 3000 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之间包含的碱基数目不同(或起始密码、终止密码位置存在差异)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AC

【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3.据图1分析,甲表示RNA聚合酶,乙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丙表示RNA,丁表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1)图1所示生理过程为转录,在小白鼠睾丸中能发生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

2)在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复制后的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一种叫动粒的蛋白质结构随后在着丝粒处以背对背的方式装配形成,并各自与细胞相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结合;动粒最初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纺锤丝发生结合。动粒指向细胞的哪一极,染色体就被这一极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拉向这一极;初级卵母细胞后期,着丝点没有分裂,而是同源染色体分离,AD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应该完全相同,B错误;故选C

3)正常小鼠染色体为2n=40,则次级精母细胞核DNA分子数与体细胞相同,也为40个,含有中心体2个。

4)①控制AQP7AQP8mRNA总含有1500个碱基,而mRNA中每个碱基对应这DNA分子中的1个碱基对,故1500个碱基对应1500个碱基对,共3000个碱基。

②在AQP7AQP8合成过程中,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碱基数目相同,但AQP7AQP8所含氨基酸数目不同,原因可能是肽链加工过程中切除了不同数量的氨基酸,还可能是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之间包含的碱基数目不同(或起始密码、终止密码位置存在差异)。

③分析表格可知,大白鼠汞中毒后,对初级精母细胞的影响大于精子,故对初级精母细胞的影响会更大些。

5)小白鼠睾丸内具有细胞周期的是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细胞周期,精子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若科学家利用含3H标记尿苷(3H-UdR)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并在其中加入某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和测量到现象有:

AG1期为蛋白质合成时期,若促进有丝分裂,则可能变短,该期有大量3H-UdR进入细胞核合成翻译的模板mRNAA正确;

B、若促进有丝分裂,则不会导致S期变长,B错误;

C、若促进有丝分裂,则可能会导致G2期变短,该期细胞中主要合成纺锤丝蛋白、组蛋白等,C正确;

DM期(分裂期)相对较短,分裂前期核膜核仁解题,末期重新形成,该期细胞的核膜周期性重建消失,D错误。

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重要粮食作物。图1所示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GUG;图2所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发生转录时的模板链是_________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

3)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队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植株X自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序∶异常花序=11。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已知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解释植株X自交的自带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吻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需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如图2,方法Ⅰ、Ⅱ、Ⅲ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相关物质变化过程,图2表示两个不同品种的大豆在适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1c所代表的物质为丙酮酸和[H]

B.若两种大豆叶片中缺镁,则图2中的m点将右移

C.据图2分析野生型大豆更适合与甜玉米进行套种

D.q点光照强度下,A产生的b全部进入B中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T2DM(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由1979年的1.00%上升2019年的4.37%,补充胰岛素是控制和缓解病情的重要途径。胰岛素(由 αβ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生产由提取动物胰岛素发展到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1)构建重组质粒时(如图所示),为避免目的基因 任意连接和运载体的自身环化应选用_____酶切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构建完 成的表达载体除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以外,还必须有_____等组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人胰岛素时,构建表达载体的目的基因应从_____文库中获取,重组大肠杆菌合成的人胰岛素原没有活性,需用_____酶将其加工成含αβ两条多肽链的胰岛素。

3)利用奶牛设计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为使人胰岛素基因在奶牛乳腺中特异表达,构建表 达载体时应将目的基因与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并选用_____为受体细胞。

4)重组人胰岛素分子容易聚合而影响作用效果,可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进行局部调整 形成胰岛素类似物加以避免,请根据上述设想,补充完善其基本研发流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_____构建表达载体,转基因获得胰岛素类似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被子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淡水中,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系列实验。下图为该兴趣小组设计的部分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1的结果为该小组使用黑藻小叶在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绘制的模式图。黑藻细胞区别于蓝藻细胞的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为看清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作为标志物。图中箭头为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黑藻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2)实验2的结果为该小组使用黑藻小叶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时,绘制的模式图。小组在做实验时,使用了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滴加了一滴红墨水,按正常步骤操作,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①和②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时,发现细胞没有复原,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兴趣小组把长势相同的黑藻,均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正常光下,一组放在强光下,一段时间后,取两组黑藻的小叶分别提取和分离其中的色素,结果如上图中实验3。在两个滤纸条上,Ⅰ处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强光照下分离得到的Ⅰ、Ⅱ两条色素带比正常光照下的粗,说明强光下这两种色素的量增加了,这两种色素量增加的作用是_________

4)实验4中的甲装置是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而设计,广口瓶中加入的是CO2缓冲液;乙图是学生根据有色液滴移动距离而绘制的曲线。实验过程中,兴趣小组该如何控制光照强度_________:乙图中的B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有同学指出该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请帮他们改正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

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

C.2b代表的是叶绿素b

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B.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相互拮抗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经元受刺激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若神经元甲释放神经递质后,引起神经元乙被抑制,是因为该神经递质导致突触后膜发生了C1-内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位于树突末梢的突触小体中,以胞吐形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B. C1-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C.肾上腺素既能作为激素,也能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细胞只能识别神经递质,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

B.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C. 上述实验未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沉淀物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