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_多样性。

(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 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_________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 基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中长尾鸡 960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涉及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甲区域内山鸡是同一种群,所以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

(2)乙区域内出现的短尾山鸡是一个新物种,因为甲区域的两种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杂交,但受精卵不能发育,说明短尾山鸡与其它山鸡间存在了生殖隔离。

(3)乙区域短尾山鸡出现的原因是突变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使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分析表格中长尾山鸡的B基因频率变化很大,所以明显进化的山鸡是中长尾山鸡。在1997年时,A基因频率为40%,所以基因型为AA的占40%×40%=16%,那么长尾山鸡数量为6000×16%=96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源染色体是指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有些可被细胞再利用

B. 肌肉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

C. 动物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D. 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PCR反应中,以一个DNA分子作为初始模板,经过两次循环后,含引物Ⅰ的DNA单链占DNA总链数的

A. 1/2 B. 1/4 C. 3/8 D.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三条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B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一定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C.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D.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假说

B.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C.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D. “分离定律的提出”——演绎推理,验证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是 (填雌性雄性)个体。

(2)图A细胞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个DNA分子。

(3)图B细胞正在进行 (填有丝减数)分裂,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 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 ,通过该指标可知_______ 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____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__ 变化。Ach 发挥完效应后在 __________ 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________________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称H1N1病毒)裂解疫苗已获批准,投入使用。疫苗注人人体后,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⑧表示细胞,a、b是细胞分泌物。请回答不列问题:

(1)接种疫苗后,疫苗将作为_________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代表记忆细胞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图示免疫过程中,a、b分别由_________细胞分泌。

(3)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H1N1病毒时,人由于体内已产生记忆细胞和_________(填名称)而具有免疫力。此时,从感染H1N1病毒到快速产生抗体所经过的细胞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现象。发烧时,由位于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5)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病毒裂解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