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以便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进行标记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作用
C.两个实验中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D.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奇数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测序
D.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了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消耗氧
B. 蓝藻细胞内的中心体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最明显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值约为120 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请据图分析:
(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樟毛等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________(包含/不包含)在a中。
(3)假设沙氏变色蜥只有地面草食动物和小型地面肉食动物两条食物链(其他动物不存在),樟毛等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将它的食物比例由地面草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沙氏变色蜥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
(4)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将不断改变,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逐步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ABB、aabb两个玉米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为了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优良玉米品种(aaBB),某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过程①处理的育种方法依据的遗传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最大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___,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2)过程⑤和⑦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血红蛋白、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激素、H2O
C. Ca2+、氨基酸、细胞内液 D. Na+、葡萄糖、血浆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
B.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
C.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7%
D. 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量的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