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啤酒生产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答案】B

【解析】

试题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故本题选B,A促进生长,C促进分裂D促进脱落,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截至2017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防艾迫在眉睫。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治愈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HIV 自愈者免疫细胞是指___________,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所获得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转基因技术在HIV的疫苗的研制工作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工作者利用该技术研制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见图2:

图2中①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目的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至少两例),②表示_________。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3)大肠杆菌质粒常作为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需要制备感受态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D蛋白,其31号位的色氨酸替换成酪氨酸后,就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病毒失去侵染T细胞的能力,若利用该蛋白防治艾滋病,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

A. 21三体综合征 B. 红绿色盲 C. 猫叫综合征 D. 苯丙酮尿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即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

(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______,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_______去雄,操作极为繁琐。

(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S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制种程序。

①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_______性状。

②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突变体S的pms3基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

表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花粉可染率(%)

短日低温

短日高温

长日低温

长日高温

41.9

30.2

5.1

0

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_______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ms3基因的表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_______。突变体S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_______条件下不育,在_______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_______

(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S的简要流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A. 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 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

C. 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 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B. I中D和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C. 重复1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迎春幼苗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0-11mol·L-1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

B. 大于lO-10mol·L-1的2,4-D溶液抑制插条生根

C. 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 pH<3.6 时迅速失活,但耐热)、β-淀粉酶(不耐 热,70℃条件下 15min 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 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 3 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 7 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而后 将试管置于 60℃水浴中加热 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

表中 Z 代表的数值是。

(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 A、B、C、D 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4)将 Al 和 Bl 试管中溶液加入到 E1 试管中,A2 和 B2 溶液加入到 E2 试管中,A3 和 B3 溶液加入到 E3 试管中.C、 D 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 F 试管中,立即将 E1、E2、E3、F 试管在 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 2mL 斐林试剂,并经过 60℃水浴中加热 2min 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 E1、E2、E3 试管中的颜色与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前平均值。

[讨论]

①实验中 F 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

②若要测定β- 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  )

A. 3,6,6,6

B. 3,12,12,6

C. 3,6,6,12

D. 3,12,1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