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实验证明,内啡肽和多巴胺是保证人类心灵健康的核心物质。内啡肽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β内啡肽是垂体细胞产生的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肽类激素,内啡肽让人愉悦的效果数倍于鸦片。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内啡肽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如图为人类情绪与疾病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β内啡肽含有氧原子个数最少为____个。它与多巴胺都需要通过_____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内啡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体现了其中的哪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食鸦片同样使人具有愉悦的感觉,从受体角度来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消极情绪可通过一系列过程导致不良情绪增生和心理疾病发生,这体现了情绪的调节具有__________调节的特点。其中胰高血糖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人体情绪调控上具有___________关系。

4)由图可知,人体健康与稳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

【答案】32 体液 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两者具有相同的受体 正反馈 协同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β内啡肽是垂体细胞产生的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肽类激素,β内啡肽含有肽键30个,其含有氧原子个数最少为30+2=32个;它与多巴胺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

2)内啡肽促进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体现了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吸食鸦片使人具有愉悦的感觉,内啡肽让人愉悦的效果数倍于鸦片,两者都能使人具有愉悦的感觉,可能是两者具有相同的受体。

3)消极情绪可通过一系列过程导致不良情绪增生和心理疾病发生,而不良情绪增生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又可以继续使人产生消极情绪,这体现了情绪的调节具有正反馈调节的特点;消极情绪产生均会使压力相关信号分子如胰高血糖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导致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力下降,表明胰高血糖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人体情绪调控上具有协同关系。

4)由图可知,人体健康与稳态依赖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 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两图分析回答:

1)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____

实验三:图 A 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3)图AE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

4)若图B中乙装置是为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设置的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 _____

5)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实验四: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

6)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另外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 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 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 )。

结合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____

蛋白质 序号

蛋白质名称或功能

绣线菊 A

绣线菊 B

处理前表达量

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处理前表达量

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ATP合成酶

045

不变

030

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X

018

下降

014

不变

传递电子

052

下降

033

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Y

014

不变

000

上升

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 是:原因一_____;原因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可能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种群增长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遇到的环境阻力,它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从图中可以看出,K值是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改善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则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它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对比曲线Ⅰ、Ⅱ、Ⅲ,说明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1)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①据图1判断HD是一种__________染色体遗传病。

②据图推测,当个体的所有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__________25次时才可能不患病。与Ⅰ-1比较,Ⅱ-1并未患病,推测该病会伴随__________呈渐进性发病。

③与Ⅰ-1比较,Ⅱ-1、Ⅱ-3、Ⅱ-4、Ⅱ-5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均有增加,这表明患者Ⅰ-1__________过程中异常H基因的重复次数会增加。

2)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药物筛选,HD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含人类突变H基因的模型猪,操作过程如图3

①从可遗传变异类型来看,模型猪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

②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体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__________中,构建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发育来的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子代F0,此过程体现出动物细胞核具有__________

③将F0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F1再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2。在F0F1F2中,更适合作为模型猪的是F2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

B.浓度为10-5和10-4 mo1·L-1的 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光敏色素B突变体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截取三种切段即S1S2S3,然后把这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含赤霉素、含IAA三种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培养3天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从幼根获取相应切段进行处理,结果与上图一致

B.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切段伸长具有两重性

C.该浓度IAA对切段S2的促进生长作用低于切段S3

D.该实验结果可证明赤霉素和IAA共同作用促进伸长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尔瓦河发源于美国西北太平洋奥林匹克半岛山脉南端的贝雷峰,流域内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多峡谷和洪泛区。河流落差1372米,水温常年较低,盛产冷水性洄游鱼类——三文鱼。当地政府于1913年和1927年分别建成了艾尔瓦大坝和格林斯峡谷大坝两座水坝,提供的电力迅速带动了半岛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三文鱼种群数量也随之急剧减少。为了恢复艾尔瓦河及其沿岸的生态环境,美国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拆除了这两座大坝。图a示意艾尔瓦河流域,图b示意大坝拆除后的艾尔瓦河河口景观。

分析两座水坝建成之后三文鱼数量迅速下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

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

回答下列问题:

(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

(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 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个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