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发现,初级卵母细胞中的SUMO-1蛋白分子可以影响极体以胞吐形式从初级卵母细胞排出。为进一步探究该蛋白质的作用时间,分别向初级卵母细胞的前期(0h)、中期(6h)、后期(9.5h)注射SUMO-1的抗体,实验结果见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

B.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而使其水解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定时期,SUMO-1蛋白分子仍能促进极体排出

D.极体排出前后,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会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通过图示分析可知,SUMO-1蛋白抗体在初级卵母细胞的前期(0h)、中期(6h)起作用,可抑制极体排出,SUMO-1蛋白抗体在初级卵母细胞的后期(9.5h)不能抑制极体排出。

A、通过图示分析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可得出,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A正确;

B、通过题干信息不能得出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使其水解,B错误;

C、题干信息指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定时期,SUMO-1蛋白分子能促进极体排出,未指出减数第二次分裂SUMO-1蛋白分子能否促进极体排出,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极体排出前后,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两个神经元的结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时,a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

B.兴奋时,ac处的信号形式有电信号、电信号与化学信号

C.结构c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使兴奋终止

D.适宜的电流刺激b处,则在ad处可测得膜电位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通过Ⅰ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主管壁

B.②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C.Ⅳ是指皮肤,能把一部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①过程中,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某种田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田鼠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50只做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一共捉到未标记的田鼠60只,标记的田鼠20只。据此估算,该田鼠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B.200C.300D.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图甲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受空间条件、气候、敌害等环境因素限制的时间段是_________

2)若图甲中的曲线表示池塘中草鱼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持续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草鱼的数量应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_________。是从a年到e年,_________逐渐从群落中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豚鼠的毛色中黄色和白色分别由9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有甲、乙两只豚鼠,它们的9号染色体组成如下图。已知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不含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豚鼠甲、乙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甲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2)豚鼠甲、乙杂交后,子代随机交配所得子二代中正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已知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如上图所示。若豚鼠甲为细毛,甲和乙杂交所得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质膜结构模型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磷脂分子,其分子结构与甘油三酯的结构相似

B.②可参与所有细胞膜的构成

C.③和④在质膜的两侧均有分布

D.若⑤具有转运功能,则其转运物质过程中一定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

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成分,但野生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为缓解青蒿素供应不足的状况,科学家将tms基因和tmr基因导入黄花蒿的愈伤组织从而获得了黄花蒿的冠瘿组织,改造过程用到的部分结构如图。

1)科学家利用农杆菌转化黄花蒿愈伤组织细跑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化合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PT是基因成功转录的保证,其中结构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上分析图中还缺少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获得转基因的冠瘿组织过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使用两种能产生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对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载体分别进行切割,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愈伤组织相比,冠瘿组织的生长速度更快,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