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示为某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B.合成神经递质A-C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C.甘氨酸、肾上腺素、多巴胺都可作为神经递质
D.该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受体识别后,会引起Na+内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将荧光素标记在核酸探针上,利用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定位分析(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ISH技术的原理应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利用该技术能够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利用该技术能够测定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D.摩尔根利用该技术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科研人员将油菜(2n=38)和萝卜(2n=18)进行杂交得到油菜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甲植株可育
B.③过程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甲的成熟植株
C.乙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D.该新品种培育过程运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大于乙酶
B. 甲酶的活性始终高于乙酶
C. 乙酶在 55℃后完全失去活性
D. 乙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甲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对应部位的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神经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离子Y是______,在图中方框内画出b处对应的膜电位变化图_______,图中a点所对应的细胞膜内恢复静息电位时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3)一个神经细胞在静息电位时,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其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图中所示溶酶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症状为气道黏液梗阻和进行性肺组织坏死。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跨膜调节因子基因(CFTR)突变有关,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氯离子跨膜运输障碍。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据图
(4)CFTR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Cl-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粘液将变得稀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据此解释囊性纤维化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甲状腺激素及其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人体所有细胞,其成分为蛋白质
B.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升高
C.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D.垂体细胞表面具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不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25℃(光照12h,平均光照强度为8klx),晚上均温15℃的环境下,则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25℃ | 15℃ | ||
8klx光照10h | 黑暗下5h | 8klx光照10h | 黑暗下5h |
吸收CO2 880mg | 释放CO2 220mg | 吸收CO2 440mg | 释放CO2 110mg |
A.132mgB.180mgC.360mgD.54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下列图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B.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RNA
C.该图中的产物须穿过0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D.H1N1禽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也可以完成该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