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B.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C.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答案】B
【解析】解:A、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A错误;
B、图中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为分裂期,故乙→甲→乙是一个细胞周期,B正确;
C、机体内已经完成分裂的体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C错误;
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错误.
故选:B.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相互联系.请回答.

(1)细胞器d、e、f、g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等.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蓝藻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3)在动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是图中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常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原因是
(5)C结构是细胞膜,其成分有少量胆固醇,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图中的(用图中标号回答).
(6)1972年,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模型解释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
(7)e、f、g、h、c的膜结构可相互转化说明生物膜在具有紧密联系.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染色 水解 冲洗涂片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观察

A. ④①②③⑤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①③⑤ D. ④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农药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农药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C. 使用有机磷农药,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 使用有机磷农药,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可遗传变异一定不引起染色体上DNA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对图示曲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条件

X

Y

A

寒冷环境下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机体的产热量

B

饱餐后半小时

肝细胞中糖原的含量

胰髙血糖素的含量

C

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尿液的量

D

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

乳酸的含量

血浆的pH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 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 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 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达到渗透平衡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

B. 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则重新平衡时,△h的髙度保持不变

C. 若在漏斗管内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则重新平衡时,△h=0

D. 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