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9分)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自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 和A2)进入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温度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的能量释放(低温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2)液泡内的细胞液含有色素    (3)先加酸或碱      若先加淀粉,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快速分解(酶具有高效性),导致实验现象出现较大偏差 

(4)小鼠的睾丸     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    染色体部分缺失

【解析】本题对实验遵循的原理及实验材料等选择的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低温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物质运输的速率,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的供应,低温也影响膜的流动性。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要选择细胞液有一定颜色的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液泡液即细胞液的颜色变化知道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和失水。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通常是先加酸或碱,这样再加入淀粉即可实现对酶活性的影响,如先加淀粉,酶具有高效性,在再加入酸或碱过程中,酶已经催化底物分解了,考察减数分裂观察实验,产生要对课本上关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繁殖步骤要熟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选取动物的精巢或睾丸做实验材料,放在解离液中进行解离固定,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进行染色,如果发生图示现象,说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部分缺失导致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9分)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自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 和A2)进入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赣榆清华园复习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选材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实验步骤要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过氧化氢”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3)利用18O标记H218O研究动物有氧呼吸的过程,则18O最终出现在                    

(物质)中;若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                

(4)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15N首先出现的具膜细胞器为                            ,最终含15N唾液淀粉酶以              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出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  ▲  ,实验的主要原理是   ▲  

(2)“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选填“先加淀粉”或“先加酸或碱”)  ▲   ,理由是  ▲ 

(3)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4)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可以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      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6分)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时,通常最好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以提高观察效果。

   (3)“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选填“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

数日后的现象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