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玉米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起源于墨西哥类蜀黍,但两者在形态上差异很大。玉米只有一根长枝,顶端优势明显,而墨西哥类蜀黍长有很多侧枝,二者的果穗也有很大差异,如下图所示

1)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都有20条染色体,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两者的杂种F1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来自玉米的染色体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正常的联会,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

2)将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进行杂交,F1代果穗的表现型形态介于两者之间(如上图所示),将F1代自交,F2代果穗的形态表现出连续的变异。若有1/1000像玉米,1/1000像墨西哥类蜀黍,在不考虑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时,估计与果穗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数有_________

3)影响植物多侧枝和少侧枝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墨西哥类蜀黍多侧枝和玉米少侧枝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该基因只在芽中表达,在玉米的芽中该基因的表达量远高于墨西哥类蜀黍,但在二者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推测这对等位基因的不同是在基因的__________区,对该区段使用相同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如下图:

其中泳道1-8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9泳道为墨西哥类蜀黍,-为阴性对照,M为标准对照,可以断定:该基因在玉米体内有一段_________________。该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填多侧枝或少侧枝)。

4)通过对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的遗传学分析,推测农民开始种植墨西哥类蜀黍的时间大约在9000年前,种植过程中,由于在墨西哥类蜀黍的种群中发生了_________,进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再通过农民的____________性种植,使某些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最终进化成现代玉米。

【答案】墨西哥类蜀黍的染色体 10 5 生长素 非编码区(调控区) DNA的插入 少侧枝 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 表现型(性状) 选择

【解析】

1、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都有20条染色体,两者的杂种F1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来自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的染色体之间进行正常的联会,形成10个四分体。

2)将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进行杂交,F2代有1/1000像玉米,1/1000像墨西哥类蜀黍,可推测出与果穗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数为5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25种,故F2代中像玉米的个体为1/25×1/25≈1/1000,像墨西哥类蜀黍的个体为1/25×1/25≈1/1000。

3)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若侧枝的生长素浓度低,可促进其生长;若侧枝的生长素浓度高则抑制生长。由题干信息,二者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说明基因编码区相同,推测这对等位基因的不同是在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区。根据图上8个不同玉米品种和墨西哥类蜀黍对照,玉米品种该区段为5500bp,远大于墨西哥类蜀黍该区段电泳条带,说明该基因在玉米体内有一段DNA的插入。含有插入DNA基因的玉米表现为少侧枝,说明含有插入DNA的基因为显性基因,该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表现为少侧枝。

4)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墨西哥类蜀黍的种群中会发生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进而可能表现出新的性状,优良的性状通过农民的选择性种植被保留下来,不断地积累,使相应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最终进化成现代玉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B.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4与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

D.11的致病基因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致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种致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浆细胞识别致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D.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蚜是一种农业害虫,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产生二倍体的有翅和无翅的两种个体,有翅个体能扩散到新的栖息地,但它们的发育时间更长、生育率低。将豌豆蚜在两个不同发育时期暴露于有捕食者的环境中,统计种群中有翅型后代的平均比例,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豌豆蚜同一个体的两种子代遗传组成相同

B.天敌的存在能增加这两个时期有翅后代的比例

C.时期2在没有天敌存在时的无翅后代比例高

D.有翅后代的增加将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黑腹果蝇有P品系和M品系两大类,不同品系之间的杂交后代育性表现如下表所示:

1)从杂交结果看,同品系之间的杂交子代是可育的,雄性P品系和雌性M品系的杂交子代是不育的,但____________是可育的。

2)研究发现P品系的黑腹果蝇核DNA中有许多能够转移的片段,称为转座子,由于其大量存在于P品系中,因此P品系的转座子也称为P因子,P因子的结构如下图:

P因子两端的末端重复序列是P因子转移所必需的,中间的编码区可以编码转座酶,转座酶能切割下P因子,然后将其插入其他DNA分子中,造成基因结构的________ 甚至是_________的断裂,从而引起细胞的生活力下降。转座酶的存在是P因子转移必需的。

3M品系中不存在P因子,P品系和M品系的正反交结果不同,推测原因是_______

4)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育子代的体细胞正常发育,生殖细胞发育不正常。而体细胞内没有P因子的转移,表达的转座酶分子量为66000,生殖细胞中表达的转座酶分子量是87000。对两种细胞中转座酶的___________分析可知,体细胞中的内含子3转录后未被剪切,其转录出的_________使翻译提前终止。

5)现有标准的P品系果蝇和标准的M品系果蝇,要测定北京地区的黑腹果蝇X是哪种类型,应该采取的杂交方式是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则可判定XP品系,而不是M品系。

6)您认为P品系和M品系是同一物种吗?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 D B 间以及 D C 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图丙中 B 所处的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

C.图乙中 B 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 占的比例为 aB 体重增加 x 至少需要 A 的量为 y,则 y20ax5x

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丙所代表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属于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组成,雄性果蝇的白眼基因只能来自其母本,传给其子代雌果蝇,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雌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只考虑一条X染色体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镜下的细胞模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

A.大肠杆菌

B.神经细胞

C.

D.菠菜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间作”是农业上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图。实验探究了“净作(单一种植)玉米”、“净作甘薯”以及“玉米和甘薯间作”三种种植模式下植物的光合效率,结果如表3。净作模式下植株距离均为30cm

叶位

种植模式

玉米净光合速率/umol·m-2·s-1

甘薯净光合速率/umol·m-2·s-1

上部叶

净作

21.26

19.58

间作

23.29

18.10

下部叶

净作

16.63

12.75

间作

20.24

9.05

1同一植株不同位置的叶片光合速率不同。下列关于玉米上部叶和下部叶的相关特征描述中,能够解释“上部叶光合速率>下部叶光合速率”的是__________

A.下部叶片老化程度高,叶绿素含量较低

B.上部叶气孔导度(反应气体进出气孔的效率)高

C.下部叶叶片面积相对较大,颜色更深

D.上部叶相比下部叶接受的光照更多

2该“间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否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甘薯的产量?请根据图和表信息,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加以说明: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热带植物,这使它对寒冷天气极其敏感。Rubisco酶是植物将大气CO2转化为糖的必要条件,而在寒冷的天气里,其在玉米叶片中的含量急剧下降。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Rubisco酶含量的改良玉米,图为改良玉米和普通玉米在低温下CO2固定效率的比较。

3Rubisco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在__________。(具体填写细胞器中的结构)

4据图分析,改良玉米相比普通玉米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

A.高光强、低温环境B.CO2浓度,高光强环境

C.低光强、低温环境D.CO2浓度,低温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