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若使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自由交配一代,则其F2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

【答案】豌豆植株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或“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或豌豆是闭花授粉的植物”等) 黄色子叶 1/3 黄色子叶:绿色子叶=81 Yy=1:1 3/5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据此答题。

1)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豌豆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等。

2)由实验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黄色子叶戊(1/3YY2/3Yy)自由交配一代,Y%=2/3y%=1/3yy=1/9,故性状及比例为黄色子叶:绿色子叶=81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Yy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1/3YY2/3Yy)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YY=1/3×1/2+2/3×1/4=1/3Yy=1/3×1/2+2/3×1/2=1/2,即YYYy=23,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占比=3/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科技日报报道,地球比20年前更绿,中国和印度贡献最大。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的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2)塞罕坝的建设者的改造工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抵抗了北方的风沙。整个变迁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塞罕坝松树的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其中①②③代表的碳元素流动形式。

A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A.秸秆还田
B.大量施用有机肥
C.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
D.采集河泥作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a的值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 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

C. 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 核膜 B. 染色体 C. 赤道板 D. 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图中大分子B呈双螺旋结构

B. 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C.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 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 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 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和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分别发生在

A. 间期和末期 B. 前期和末期 C. 后期和间期 D. 末期和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