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
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
(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
发生错误融合。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
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⑴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⑵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___________酶。
⑶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Ⅱ.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现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 B- 的小鼠。选育时可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 B- 的雄性小鼠(B+ 表示具有B基因,B- 表示去除了B基因,B+ 和B- 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
质的核糖体上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与
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2)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
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 B+ 和B+ B-个体
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B- 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以该B+ B- 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 B+ )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 B- 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在答题纸的方框中,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二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在答题纸的方框中,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 B-小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1)非同源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培养正常组织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Ⅱ.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现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 B-的小鼠。选育时可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 B- 的雄性小鼠(B+ 表示具有B基因,B- 表示去除了B基因,B+ 和B- 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若在右图中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有放射性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相应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 B+ 和B+ 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该B+ B- 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 B+ )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 B- 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 B-小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下列关于端粒和端粒酶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端粒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供热显蓝色
B.端粒酶催化端粒延长是逆转录过程
C.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相当于一种逆转录酶
D.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滴加到待测端粒酶样液可以鉴定端粒酶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二)(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1)非同源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培养正常组织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Ⅱ.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现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 B-的小鼠。选育时可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 B- 的雄性小鼠(B+ 表示具有B基因,B- 表示去除了B基因,B+ 和B- 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若在右图中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有放射性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相应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3)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 B+ 和B+ 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该B+ B- 雄性小鼠与正常小鼠(B+ B+ )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选育B- B- 雌性小鼠。请将育种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第三步:从子二代雌性小鼠中选出B- B-小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广东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了美国3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作用机理。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II.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6分)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达几百种。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①~⑤)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
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1)甲图中结构P的化学本质是 ,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为 发挥重要作用。
(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①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 (结构)的形成。抗生素不的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 增加。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于甲图中
(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的 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
(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细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 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判断依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