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回答有关基因工程与微生物的问题。

利用微生物分解废纸是一种环保的方式,但废纸中的纤维素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进入酵母菌,且酵母菌无法分解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将纤维素酶基因通过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其所用质粒及其酶切位点如图1,外源DNA上的纤维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点如图2

1)图2中的纤维素酶基因作为______,质粒作为______

2)为使纤维素酶基因能够与质粒有效组合,应选用最合适的限制酶是______

3)若质粒被Hindlil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一AAGCTT一,并在AA之间切割。请画出被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

科学家进一步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图3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4)图3中已导入重组质粒的菌株有______

5)设置菌株I作为对照,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6)将4株菌株分别置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其中菌株III不能存活,请解释菌株II不能存活的原因。______

【答案】目的基因 运载体 HindⅢ和Pst Ⅱ、Ⅲ、Ⅳ 质粒DNA 酵母菌基因组 纤维素 缺少信号肽编码序列,导致所产生的纤维素酶无法分泌到细胞外,分解细胞外的纤维素,使得细胞无可利用的碳源

【解析】

据图2可知,纤维素酶基因的两端存在HindⅢ和PstⅠ的酶切位点。使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容易导致目的基因或质粒自身连接;纤维素酶为胞外酶,该酶在核糖体上合成,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最后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

1)将纤维素酶基因通过重组质粒 导入酵母菌,则图2中的纤维素酶基因为目的基因,质粒是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

2)据图2可知,纤维素酶基因中存在BamHⅠ的酶切位点,因此不能选择BamHⅠ切割目的基因;只使用Pst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可能出现目的基因或质粒的自身连接,因此为使纤维素酶基因能够与质粒有效组合,应选用最合适的限制酶是HindⅢ和PstⅠ。

3)质粒被Hindlil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一AAGCTT一,并在AA之间切割磷酸二酯键,则被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为

4)据图3可知,菌株Ⅰ中导入的是普通质粒,菌株Ⅱ、Ⅲ、Ⅳ中导入的是重组质粒。

5)设置菌株I作为对照,根据其不能合成纤维素酶可判断质粒DNA和酵母菌基因组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6)筛选可分泌纤维素酶的转基因酵母菌,可将4株菌株分别置于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据图可知,菌株Ⅱ中缺少信号肽编码序列,导致所产生的纤维素酶无法分泌到细胞外,分解细胞外的纤维素,使得细胞无可利用的碳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遗传图解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某种植物3种营养成分(A、B和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3个突变植株(M1、M2、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

植株(表现型)

自交一代植株数目(表现型)

野生型(A低B低C高)

150(A低B低C高)

Ml(A低B低C高)

60(A高B低C低)、181(A低B低C高)、79(A低B低C低)

M2(A低B低C高)

122(A高B低C低)、91(A低B高C低)、272(A低B低C高)

M3(A低B低C高)

59(A低B高C低)、179(A低B低C高)、80(A低B低C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Ml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高B低C低)植株,与M2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1:1

B.从M2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低B高C低)植株,与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1:1

C.M3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

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A高植株与B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A和B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C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A、B和C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SOSISOS2SOS3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小的是

A. B. C. D. 三者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曾获诺贝尔奖。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可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结构并将产物全部运出细胞

B. 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及转运

C. 线粒体在降解之前可氧化分解葡萄糖并提供能量

D. 据图可得出生物膜系统存在间接的联系,其成分与结构具有相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工业生产中可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随后接种酵母菌转化成新的能源物质一一乙醇,进一步利用接种醋酸杆菌产生醋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这两种成分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l)在发酵罐I内,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泌纤维素酶,该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是由三种复合酶组成,其中____酶可将纤维糖分解为葡萄糖。

(2)在过程②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常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法进行纯化。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____,用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含有Na2HPO4KH2PO4,其作用有_______。(答出两点)

(3)发酵罐II内的发酵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__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而不再有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发酵罐II内和发酵罐III内除了严格控制温度、PH外,发酵罐Ⅲ内还需要提供____

(4)II罐中的酒全部流经III罐制成醋,III罐中CO2的产生量是____

A.甲罐的两倍 B.与甲罐的相等 C.甲罐的一半 D.几乎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DNA片段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 bc表示过程。请分析回答:

(l)能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 ]____,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指图中的____(填字母)。

(2)a过程参与的酶是____。若a过程发生差错会导致____(变异类型)。诱变育种时,被处理的生物个体中性状改变的个体数远少于a过程实际发生差错的个体数,其原因在于____。(答出一项即可)

(3)由②的核苷酸序列可确定①的核苷酸序列,其依据是____,若在②上起始密码子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④中除在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决定)后多—个氨基酸外,其余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____

(4)若④参与构成的蛋白质进入到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则它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阶段,该过程揭示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人员通过在南方鲇基础饲料(含有充足的蛋自质、脂肪等物质)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对南方鲇幼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重为57.6g的南方鲇幼鱼900尾,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

第二步:将900尾南方鲇幼鱼均分为9组,编号为1-9,其中1-3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基础饲料,4-6组饲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7-9组饲喂等量添加有 0.3g/kg脂肪酶的基础饲料。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60天后,对南方鲇进行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检测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脂肪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分泌方式与Na+运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择南方鲇幼鱼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将南方鲇幼鱼用基础饲料驯养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每个处理做3组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贴的体重,但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从脂肪酶影响南方鲇体内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