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4种,1∶1∶1∶1 C.2种,3∶1 D.2种,9∶7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全是真核生物 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内表示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B.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C.图2轴突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甲、乙两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与图中不相符的是( )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D.能发生乙图中合成⑤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4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1)人类最早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是 ,
其作用特点是 ,在植物的根、芽、茎中,对于生长素敏感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 。
(2)观察发现侧芽生长很慢,从表中可看出侧芽部位 含量过高,从而对侧芽生长产生了 作用。
(3)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 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 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双链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图示碱基对数的DNA片段,结构最稳定的片段中有18个氢键
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
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
D.在双链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一个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亲本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长翅红眼 | 长翅白眼 | 残翅红眼 | 残翅白眼 | |
雌蝇(只) | 121 | 0 | 41 | 0 |
雄蝇(只) | 60 | 61 | 21 | 20 |
(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依据表中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控制果蝇眼色基因在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上述杂交试验中,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子代的长翅红眼雌蝇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同时考虑上述两对性状,子代雄、雌果蝇都有四种表现性,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果蝇基因型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混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可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判断其性别(写出遗传图解及相关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