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2019年末,武汉出现由SARS - CoV -2病毒引发的COVID - 19肺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间接免疫荧光法(如图):把冠状病毒标本固定在玻片上,然后将待测病人的血清滴在玻片上,特异性抗体与标本中抗原反应后,再加入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特异性结合),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待测病人为新冠肺炎患者。

2)研究表明,从恢复期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相应抗体用于治疗COVID - 19患者,其临床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是血清抗体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因此治疗用途受到限制。为此,进行如下尝试:

①研究组一:选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将B淋巴细胞与骨骼瘤细胞进行融合,再用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____________的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都会死亡。

②研究组二:用EB病毒感染人类B淋巴细胞建立连续分裂永久生存的细胞系,所得细胞经过稀释后,多孔培养板中每个孔中细胞数量不多于______个,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_培养并筛选,以便于最终得到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

3)该病引发了人们对生物武器的讨论,生物武器种类包括病菌、病毒、________,和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世卫组织负责人多次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实验室产生。

【答案】出现荧光标记(出现阳性反应) 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选择 未融合 同种(核)融合(合理给分) 1 克隆化(扩大) 生化毒剂

【解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1)在荧光显微镜下,玻片有荧光显现,说明病人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2)因为康复者血清中存在抗体,可以用康复者血清治疗新冠型肺炎。但由于血清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因此治疗用途受到限制。

①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需要采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通过选择培养的筛选,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核)融合的细胞不能生长繁殖,会死亡。

②进行克隆化培养过程中,利用多孔培养板对细胞进行稀释时,每个孔中的细胞数量不多于1个,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并抗体阳性筛选。

3)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B. 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也可使a点左移,b点右移

C. 3中,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 4中,当温度高于2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化合物K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A的名称为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G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乙醛和乙炔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模拟树桩后,直接引起田鼠种群密度变化的种群数量特征是________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设置模拟树桩后,该区域中猛禽的飞行高度发生了变化,这改变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田鼠种群密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与投放灭鼠药相比较,采用设置模拟树桩的方法来控制田鼠种群密度的优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常年干旱的东非和中东等地突增降雨,地下蛰伏的虫卵孵化,使多国爆发蝗灾。据研究蝗虫可呈两种生活形态,数量少时是散居型,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使其聚集,成为群居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外激素属于___________信息,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是________(单向/双向)传递的。

2)如图所示,信息传递需要信源、发送器官、信道、接收器官和信宿五个主要部分。

散居型蝗虫幼虫呈绿色,群居型蝗虫体内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此时鸟类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干旱地区真菌、蛙类较少,是蝗虫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目前,人们尝试应用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治理蝗灾,将使蝗虫种内斗争的强度____________(增大/减小),该防治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或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B.图中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是实线

C.FI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B点和G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物种的关系说明不同环境需要的适应性特征也不同

B.乙、丙的形成是先有地理隔离,后形成生殖隔离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腐乳表面的“皮”(粘性物质)主要由毛霉产生

C.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D.果醋的工业生产中,必须先酒精发酵后乳酸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植株受精卵中某个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发生改变的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推测发生变异的时间应该在间期复制时

C.发生变异的DNA单链经转录后,对应的“密码子”也将随之改变

D.DNA片段在复制后,遗传信息并不会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