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研究表明,曾经引起全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SARS),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含有ATCG四种碱基
B.病毒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病毒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D.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以用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法最终通过下列哪项来达到治虫目的( )
A.减少害虫出生率
B.破坏害虫的年龄组成
C.破坏性别比例
D.增加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回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植物或动物)细胞,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等结构.结构1是 , 主要成分是和 .
(2)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供给,该结构是进行的主要场所.
(4)结构7的名称是 , 含有层膜,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的形成有关;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含有色素,保持膨胀状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用适宜浓度的TIBA(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
C.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了较多的乙烯,促进了果实的发育
D.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做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 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再将干旱组与湿润组比较后,可以确定两种鬣蜥间是____关系。
(2) 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____。
(3) 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 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小的是____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 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 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A. 12000 B. 10236 C. 10218 D. 137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种毒素只能使下图反射弧中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为了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个(注:d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屈肌的肌细胞膜形成的突触),某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其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上图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屈肌)的收缩情况。若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________,e_________;刺激Ⅱ时,c_______,e______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2)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若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不收缩;刺激e时,e不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