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霉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霉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属于主动运输.可见,这里的缬氨霉素充当的是载体的作用,因此是协助扩散.
故选:B.
K+在缬氨霉素作用下由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在穿过人工膜过程中没有消耗ATP,故这种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子叶的黄色Y和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1111

B2211

C3131

D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研究的科学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

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____________

(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_____的实验操作。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的物质是ADP;②代表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少的是Ⅲ过程

C. 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 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 是否与能量转换有关

B. 有无膜结构

C. 是否含有色素

D. 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全套遗传信息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B.是指细胞具有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

D.体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能运动的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Ⅰ.把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如图A所示。

Ⅱ.把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的受光部位。如图B所示。

分析回答问题:

(1)细菌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是因为光合作用能释放____

(2)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上分布有许多吸收光能的______分子,还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中。

(3)后来恩吉尔曼对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发现在____________光区域细菌特别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 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 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