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狗的皮毛具有多种颜色,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呈褐色;另外Ii基因也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如图表示狗毛色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bIi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白毛狗的基因型有6

C.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ii

D.F2中褐毛狗与F1白毛狗交配,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狗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表现型出现了1231的分离比,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2中白色:有色比例为31,因此可以确定I基因抑制色素的形成,狗的皮毛黑色为3 B _ii,褐色为1bbii,白色为(9+3__ I _,再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做出相应的判断。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狗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表现型出现了1231的分离比,即为9331的变形,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于白毛狗的基因型为(9+3__ I _,即9 B _I _3 bb I _,故白毛狗的基因型有4+2=6种,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狗的皮毛黑色为3 B _ii,即基因型为BBiiBbii两种,C错误;

D、如果让F1中白毛狗(BbIi)与F2褐毛狗(bbii)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数量比应为BbIi白色:bbIi白色:Bbii黑身:bbii褐色=1111,所以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是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问题的有效途径,但进入盛夏时节后,大棚内温度太高,往往导致蔬菜减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在不同条件的温室大棚中种植生长状态相似的黄瓜幼苗,获得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2)据图1分析,为避免高温导致蔬菜减产,可采取的措施除适当降低温度外,还可以____________

3)图2中各组处理条件下,黄瓜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图1表明,补充CO2组别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于处理29天、36天后显著下降,综合两图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第1~3天

第4~9天

第10天

叶面喷洒

日温/夜温

光照

日温/夜温

光照

分组

检测

A

H2O

25℃/18℃

适宜

25℃/18℃

适宜

A1

光合速率

A2

G基因表达量

B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B1

光合速率

B2

G基因表达量

C

SA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C1

光合速率

C2

G基因表达量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②细苗进行随机分组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暗反应中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C.刺激腓肠肌,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D.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棉花和油菜的“人工进化”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棉花纤维颜色和棉酚含量出现新类型,是因为60Co导致相应基因中发生改变,该变异时间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低酚棉花突变成为高酚棉花,这属于______性突变。

2)棕色棉花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从图甲诱变Ⅰ代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利用______育种可以快速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

3)图乙中,方法1处理后可得到的单倍体油菜植株,该处理过程一般称为______。方法2处理可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育种过程中方法2最常用的操作为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人工进化”是否出现新物种,要看新品种与原品种之间是否出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植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乙表示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甲中的各细胞按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排序:③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图甲中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上一个时期正好增加一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纺锤体是在图甲中的_____(填序号)细胞中形成的,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图乙所示的核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比较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可以看出,有分裂的特点之一是分裂前后核DNA数量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酒是利用新鲜水果为原料,在保存水果原有营养成分的情况下,通过酵母菌来发酵制造出的具有保健作用的酒。果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及色泽,成为新的消费时尚。下图甲为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图乙为将图甲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发酵过程中,一段时间后酒精的产生速率会______________,若充气口持续通入氧气,会促进__________生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呈___________型增长。

2)图甲中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发酵瓶可能漏气了。

3)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过程中将盛有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试剂瓶与管口1连通,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经管口3取样可以检测____________的产生情况。

4)为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装置,三角瓶内装有25g酵母菌,使其悬浮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实验记录小液滴移动量如下表,表中数据为小液滴移动量(单位:cm)。

时间移动量温度

5

10

20

35

55

1min

0

0.2

0.4

0.7

0

2min

0

1.0

1.3

1.6

0.1

3min

0.1

1.9

2.2

2.8

0.2

4min

0.2

3.1

3.3

4.4

0.3

5min

0.3

4.0

4.4

4.4

0.4

①实验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三角瓶内的葡萄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________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有机物A、B、C、D、E、F、G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的分子式为C9H10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C转化为D: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中

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且有两个取代基相同;②能够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其中共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春花中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利用TMS基因构建重组Ti质粒,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改造,从其细胞分泌物中提取长春碱,解决长春碱供不应求的问题,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②多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B.Ti质粒是TMS基因的运载工具

C.外植体通过①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D.愈伤组织通过③再分化过程产生长春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