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衣料中的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 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70℃以上酶会失活 (4)①单一变量原
理、对照 ②洗衣粉中酶变性或失效(合理答案即可) (5)②④
【解析】(1)根据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特点,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油污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土豆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纤维素。因此,洗衣粉中需要加入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氨基酸)。
(3)由于洗衣粉中含有碱性蛋白酶,能催化水解眼角膜上的蛋白质,因此,溅入眼中会损伤眼角膜。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则会使酶变性而失去活性,因此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4)实验1、2为一组对照,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1、3为一组对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体现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如果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即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一样,这说明洗衣粉中的酶失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6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苏南京第五十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上述问题,给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图乙中的曲线是B植物在图甲中c光照强度下所测得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d光照强度下A、B两种植物的CO2同化量分别为________mg/(m2·h)、________mg/(m2·h)。
(3)图甲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
(4)图乙中当温度为30℃时,制约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 ____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厦门双十中学6月热身考试)Ⅰ.(12分)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导起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1,2,3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向1、2、3号小鼠体内分别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新鲜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
第四步;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后,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向健康正常的实验小鼠注射霍乱弧菌苗,这些小鼠感染后没有发病。几天后,对实验小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实验小鼠全部正常存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检测结果是3号小鼠体内血清抗体含量最多,这说明 。
(2)实验二中毒性弱的霍乱弧菌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3)实验二中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主要原因是 。
(4)你认为要使实验二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5)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够成功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
(6)要防止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染,你能做到的是 。
Ⅱ.(12分) 下列是研究胃液分泌调节的有关实验。
(1)图A为假饲实验。即动物能吞下食物,但由食道开口处漏出,不能进入胃内。通过假饲发现,食物虽未进入胃内,却能引起胃液分泌;如果切断与胃相连的神经,则假饲时,没有胃液分泌。由此可见,胃液分泌是一种 调节,该调节属于 反射。
(2)如果让动物只观看食物,不让其吃食物,也会引起胃液的分泌,这属于 反射。
(3)如图B,将动物的胃通过手术做成大胃和小胃不相通的两部分,并切断与它们相连的神经。当食物进入大胃后,小胃也分泌胃液,这说明胃液的分泌可能还存在 。
(4)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腺的胃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狗甲的一段胃上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胃液分泌,并由此得出“胃黏膜中存在促进胃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
分析这一实验与结论,能否得出该结论? 。
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地引入的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
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图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_______株。
(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
注引入植物)。
年 份 | A | B | C | D | E |
1991 | 10.0 | 0.3 | 3.0 | 3.0 | 3.2 |
1992 | 9.2 | 0.7 | 2.1 | 2.0 | 2.8 |
1993 | 8.0 | 1.8 | 1.1 | 0.4 | 1.7 |
1994 | 6.8 | 5.1 | 0.3 | 0.0 | 1.5 |
1995 | 5.5 | 8.7 | 0.0 | 0.0 | 1.3 |
1996 | 4.0 | 9.6 | 0.0 | 0.0 | 0.4 |
1997 | 3.2 | 9.6 | 0.0 | 0.0 | 0.2 |
(3)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
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A.乙种群为该入侵植物,甲种群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种群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5)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
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
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区域号 | 1 | 2 | 3 | 4 | 5 |
植株数量 | 200 | 400 | 600 | 800 | 1 000 |
荚果数/株 | 8.3 | 6.1 | 4.6 | 2.7 | 2.1 |
种子数/荚果 | 6.0 | 5.9 | 6.2 | 5.9 | 6.0 |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______________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
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________________。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
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