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简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 花冠简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 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 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简花蜜造成的

【答案】ABC

【解析】

生物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通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A、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通过图示可知,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正确;

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正确;

D、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与花冠筒植物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A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根据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推测鲤→马→人的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

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D.化石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的研究表明,专性嗜热菌株的嗜热酶在处理食品和造纸工业废水、芳香族化合物、氰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机难降解物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图甲所示为降解污染物过程中由该酶催化的反应与未使用该酶的非催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化学反应时必定会经过一个过渡态——活化络合物。过渡态具有比反应物分子和生成物分子都要高的势能。催化剂的实质就是与反应物分子结合,改变过渡态的势能,图甲中a和b中为催化反应活化能的是____________,酶可以很大程度地____________反应活化能。

(2)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____________,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所有的酶都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3)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生理过程靠ATP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但也有例外,如在人体小肠绒毛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在Na+顺浓度梯度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时,“捎带着”把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如图乙)。所以,小肠绒毛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时,ATP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氨基酸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过程用到的工具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_______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2)图中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该过程是基因工程最核心的步骤,即____________

(3)图中④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检验基因工程是否成功。首先应检测___________,这是外源基因能否在真核细胞内___________的关键;其次,利用___________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最后,利用抗原一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中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脂肪是动物的储能物质,不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 性激素属于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

C. 磷脂是构成细胞所有膜结构骨架的物质

D. 性激素和维生素D均为固醇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物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该种局部麻醉药物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B. 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

C. 该麻醉药物作用机理与-氨基丁酸相同,均使神经细胞膜维持静息电位

D. 该麻醉药阻碍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使神经细胞不产生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物种甲的部分个体从A地区分别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物种乙、丙(乙、丙两种群数量较大,雌雄比例相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甲、丙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C. 可遗传变异决定乙、丙两种群的进化方向

D. 若种群丙中XBXB个体占18%XBXb24%,则XbY约占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